ID: 22971844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授课课件(共39张PPT)

日期:2025-05-1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4次 大小:91911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5课,十月革命,胜利,苏联,社会主义,实践
  • cover
(课件网) 课程标准:了解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过程,理解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 学习任务一:了解十月革命的概况 学习任务二:了解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学习任务三:理解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社会主义实践 成功实践 理论构想 初步尝试 马克思主义有理论走向实践 1903年 1905年 1917年 布尔什维克党建立 列宁主义形成 1905年 俄国革命 3月 4月 7月 11月 1918年 1922年 1924年 1953年 二月 革命 七月流血 四月提纲 十月 革命 苏联 成立 列宁 逝世 斯大林 逝世 沙俄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新经济政策 (1921-1925) 斯大林模式(1925-1953) 苏联 苏俄 广义十月革命:俄国无产阶级政党为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而进行的一系斗争的全过程 狭义十月革命: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 思考:俄国社会出现哪些问题? 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沙皇俄国工业化发展迅速,到19世纪80年代,俄国棉纺织品增长67%,生铁增长190%,煤炭增长131%。 ———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俄国农业人口占全国的4/5,在 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封建 农奴制残余……1901年,西欧资本 家控制了俄国工业中最重要的部门 ,1913年俄国的钢产量只及美国的 1/11,德国的1/8。 ———[美]莫斯《俄国史》 1905年第一次俄国革命时期的工人罢工 失衡的资本主义 封建农奴制残余 1.背景:(1)经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入垄断阶段。(农奴制改革和工业革命的双重驱动)(2)阶级:工人阶级壮大。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 思考:俄国社会出现哪些问题? 1.列宁主义的形成背景:(1)经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入垄断阶段。(农奴制改革和工业革命的双重驱动)(2)阶级:工人阶级壮大。 (3)政治:沙皇专制统治持续强化,一战激化社会矛盾。 俄国末代沙皇一家 尼古拉二世 “血腥的尼古拉” 1904-1905年 日俄战争 “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农民 地主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帝国主义列强之间 民族矛盾 同殖民地半殖民地 国内 矛盾 国际 矛盾 失衡的资本主义 封建农奴制残余 复杂的社会矛盾 一战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 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人的游行队伍 1898年秘密召开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一大会址,列宁因被流放未出席,会议宣告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 《火星报》 “我们悲惨的工作不会就这样消亡,请看星星之火即将燃成熊熊的烈焰。” ———普希金 1.背景: (4)组织: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组织工人运动。 (5)思想:1900年,列宁在国外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 2.诞生: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党的指导思想:“布尔什维主义”,即列宁主义。 请你描述列宁是如何认识下列关键问题的? 帝国主义 俄国国情 一国胜利 夺权方式 资本主义 最高阶段; 无产阶级 斗争前夜。 发展失衡; 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社会主义可能在少数或单个国家获得胜利。 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共产主义革命将不是仅仅一个国家的革命,而是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的革命。 ———1847年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 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俄国革命具体实际 (是帝国主义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历史地位、结合国情、 理论创新、思想武器。 列宁之所以能成为二十世纪的政治试金石,究其原因,最主要还是因为他的理论和实践开创了现实社会主义。 ———叶卫平:《西方列宁学研究》 3.意义:历史地位、结合国情、理论创新、思想武器。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 1917年3月 (俄历2月) 1917年4月 19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