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钢铁冶炼 B.玉石雕刻 C.粮食酿酒 D.光合作用 2.2024年中国环境日的主题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A.节约能源,禁用化石燃料 B.合理施肥,维护生态平衡 C.布袋购物,减少“白色污染” D.垃圾分类,资源循环利用 3.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实验探究的基础和保证。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或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注入盛水的烧杯中 B.在加热或点燃氢气实验前,应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C.将pH试纸直接投入试剂瓶中的溶液里测量其酸碱度 D.加热试管内的液体时,将试管口朝向没有人的方向 4.如图分别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图①)和某些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图②)。结合图示信息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图①表示的元素均属于金属元素 B.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g C.图②表示的微粒在化学反应中均易失去电子 D.图②表示的微粒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周期 5.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氧气具有助燃性———用作火箭发射燃料 B.稀有气体通电会发光———用作电光源 C.镁燃烧能发出耀眼白光———用作照明弹 D.生石灰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用作干燥剂 6.总结规律,是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盐的溶液中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 B.酸溶液中都含有H+,所以硫酸和盐酸的性质完全相同 C.氧循环、碳循环、水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三者都属于化学变化 D.铵态氮肥不能和碱性物质混合使用,否则会降低肥效 7.实验室模拟炼铁的反应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管中固体减轻的质量等于生成的质量 B.检验反应是否有铁生成,只能用溶液 C.红棕色固体完全变黑,即可停止通入 D.尾气需处理是因为未反应的会污染环境 8.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A.向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加入铁粉至过量 B.向盐酸和氯化铜混合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CaO固体 D.分别向等质量的铝和铁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 A.A B.B C.C D.D 9.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关于下列实验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实验①: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的影响 B.实验②:探究水的元素组成 C.实验③:验证NaOH能否和CO2反应 D.实验④: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0.设计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 设计 实验 目的 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鉴别硬水和软水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比较Fe和Zn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A.A B.B C.C D.D 二、多选题 11.我国科学家以CO2和 H2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液体燃料甲醇(CH3OH),该反应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可以实现CO2的资源化利用 B.反应①中,生成的H2和O2的分子个数比为2:1 C.理论上每消耗8.8 t 二氧化碳能生产3.2 t甲醇 D.转化过程中,H2O和H2循环转化,H2O需要补充 12.“人造树叶”是一种新型材料。光照时,二氧化碳和水在“人造树叶”的催化下反应,其微观图示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活性粒子中含有氧原子和氢原子 B.乙醇属于可再生资源 C.该反应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 D.由图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为3CO2+2H2O3O2+C2H5OH 13.已知某无色溶液X是NaOH溶液和Ca(OH)2溶液两者之一,又知甲、乙、丙三种试剂分别是稀盐酸、Cu(NO3)2溶液、Na2CO3溶液三种溶液中的各一种。取三等份无色溶液X,分别向其中加入适量的甲、乙、丙三种试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