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72008

【2025新教材】第四单元《生活在法治社会》单元行动与思考(教案)

日期:2025-05-14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6次 大小:15759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思考,行动,生活在法治社会,第四,2025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春季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 单元思考与行动 【教学目标】 单元核心素养目标: 1.了解法律对个人生活、社会秩序和国家发展的作用,理解法治的本质及特征。(法治观念) 2.了解以民法典为代表的、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法律,理解法律是实现和维护公平正义的基本途径。 (法治观念) 3.认识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理解犯罪的特征及后果,主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观念)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法治的内涵,理解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2.认识民法典对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意义。 3.认识犯罪的基本概念,了解刑罚的主要类型;认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培育和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自觉抵制校园欺凌和违法犯罪行为。 4.辨别媒体中的不良信息,了解网络环境中如何保护未成年人隐私等合法权益。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到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为个人的成长和为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个人也要为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理解自己与民法典、刑法、预防未成年犯罪法等法律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和遵守法律规范,严于律己,增强法治意识,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李明的这条路走的很快……》,思考:视频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教师过渡:我们生活在法治社会,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法律,提高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依法从事社会活动的能力,预防违法犯罪。我们要学习和遵守法律规范,严于律己,增强法治意识,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二、单元知识回顾 学生完成下列思维导图: 三、合作探究 【问题探究】 学习任务一:情境思考: 案例一: 姜某在行走时,不慎将李某手中的雪糕碰掉,李某因姜某未道歉而与其发生争吵。李某突然朝姜某面部猛击一拳,并将姜某踹倒在地,致使姜某左耳外耳、左眼球挫伤。公安机关认定李某殴打他人的违法行为成立,给予李某行政拘留十日并处罚款五百元的行政处罚。姜某将李某诉至人民法院,请 求人民法院判令李某支付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承办法官对姜某、李某进行调解,最后双方达成一致意见,李某一次性赔偿姜某各项损失共计两万两千元。 案例二: 杨某与朋友在夜市吃饭。邻桌唐某发动了摩托车准备离开,由于轰油门声音较大,引起杨某不满。杨某不顾朋友劝阻,对唐某谩骂不止,并拿起石块殴打对方,造成唐某第三腰椎右侧横突骨折(属轻伤二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杨某为发泄情绪,在公共场合随意殴打他人,破坏社会秩序,情节 恶劣,其行为构成寻衅滋事罪,判处杨某有期徒刑一年。 小组合作讨论: (1)上述案例中的李某和杨某的行为可以避免吗?说说你的理由。 可以避免。个人可以通过学习增强法律意识,了解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明白什么行为是合法的,什么行为是违法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等,有助于个人作出正确的选择;学习管理和控制情绪,避免冲动行事等。 (2)就“远离违法犯罪”写几条警示语。 珍爱生命,远离犯罪。莫拿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莫用别人的过失来折磨自己。远离罪恶的海洋,让心中永远保留一片蓝天。远离罪恶的大陆,让生命之舟永远航行。 学习任务二:实践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走进法治社会”主题采访活动,完成以下内容。 第一步:了解我国近年来的法治建设成就,设计采访内容。 第二步:根据采访内容,选定采访对象。 第三步:整理采访结果,制作“走进法治社会”微视频。 采访对象 采访内容 你最感兴趣的法律是哪部?为什么? 民法典的颁布实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刑法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什么作用? 讲述你印象最深刻的法治小故事。 采访结果 (1)采访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