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数据、信息和知识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理解数据和信息的概念及数据的特征,了解数据、信息和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其中,数据是本章的重点概念,也是全书的核心概念,更是学生后续学习的重要起点和基础。本节从“感知数据”到“认识信息”,再到“理解知识”,既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学习过程,也是数据、信息和知识这三个概念不断联系、不断比较、不断清晰的理解过程。 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学生在初中学习过一些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对信息的概念、特征及作用有一定认识,但对数据的含义、数据与信息的关系、数据的应用价值还不太了解。课前会组织学生填写“学生情况调查表”了解学生对于数据、信息和知识了解的基本情况。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对数据、信息与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认识三个核心概念及其关系。 三、学习目标 ①理解数据、信息的概念,能够举例说明两者的区别和联系(信息意识) ②领会数据、信息与知识之间的关系(信息意识) ③能有意识地开展数字化学习(数字化学习) ④认识数据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信息社会责任) 教学重点:数据与信息的概念及相互关系,数据的概念与特征 教学难点:数据、信息与知识的相互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法、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结合 教学媒体:计算机、ppt、相关素材(视频)、思维导图软件 教学过程: ㈠导入: 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1)谁能说说以下的数据代表什么含义?20200821312451250? (2)展现视频(世界GDP排名变化)呢?带领学生感受中国的改变。引导学生发表对中国GDP数据变化的看法并思考从视频中你得到了哪些有价值的信息。 2.教师小结:只有数字,我们不知道它表达的含义,它只是数据。当我们对数据处理后,就能获取其中的信息。而且,处理数据时,还要掌握一定的知识,例如不知道GDP是不知道数据的含义的!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三个重要概念:数据、信息和知识。 ㈡新科讲授: 1.感受数据 ⑴发现身边的数据 思考: ①为了更科学地制订运动计划,智能运动手环还需要采集哪些方面的运动和数据? ②2.在日常生活中,你曾经借助那些数据来支持个人的生活与学习呢?这些数据优势通过怎样的手段或工具获取的呢? ⑵数据:其实数据就在我们身边。比如:体重60KG,天气气温25℃,衬衫价格49元等表述,这其中的60,25,49作为数据描述了不同事物的特征。 ⑶数据的特征: ①数据可用于描述事物。 ②数据是信息的载体。 ③数据是可加工,可处理的。 未经加工的原始数据,其含义不易理解,有很多不确定。 例如:“147175270170360172”单独看很难看出其中的意义。当该数据以表1.1.1的方式呈现时,就能判读出它表示的是三名学生的体质信息。 思考讨论1:体质指人体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功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为了增强体质,保持健康体魄,就有必要了解反映体质的指标数据,有针对性地锻炼身体。 讨论要求: ①3人一组填写表格,除了表格上的反映体质状况的评价指标还有哪些? ②参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查阅相应内容,完成表格。思考数据是如何描述体质状况的。 学号 体重(千克) 身高(米) 体重指数BMI 1 2 3 ⑷数据的应用: 例如: ①体质数据有助于人们了解身体状况 ②在线学习数据可帮助老师了解学情,调整教学进度,支持学习者的持续发展 ③营销数据有助于企业做出决策、组织生产以及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注意:懂得数据、善于利用数据来解决问题是信息社会公民的一项重要能力。 2.认识信息 理解信息的涵义 思考讨论2:阅读课本第7页的思考活动内容完成表格1.1.2信息分析表 得出结论如下: ⑴信息:依附字符、图像和音频等载体,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传播能够帮助获取者了解情况、形成判断或做出决策的内容可以称之为信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