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72419

高中信息技术人教中图版(2019)1.2.3图像与视频编码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15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00次 大小:7943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高中,信息技术,人教,图版,2019,1.2.3
  • cover
《图像与视频编码》教学设计 题目 图像与视频编码 第 5课时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图像与视频编码是《数据与计算》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的第3课时内容,这部分内容概念性较强,涉及的知识和原理较多,如果仅仅是单纯讲授概念,学生学习起来会比较枯燥,学习效果不佳。最好选用一些有效的数字化工具,直观而形象地对这些知识进行解释。同时给学生布置实践活动,主要是让学生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创作图像、理解图像文件格式的实际应用价值,并可以为后面的项目活动进行素材准备。 二、学情分析 图像与视频编码是第一章第二节的第3课时内容,因此学生对于什么是编码、为何要编码、文字和字符的编码以及存储单位的基本概念和存储容量计算方法等内容已经有所掌握。而对于图像与视频信息的编码却仍然陌生,且这部分知识在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结构中基本没有类似的内容,所以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图像与视频信息的编码原理并不容易。 三、目标和目标解析 1、理解图像编码实现过程,知道采样、量化、编码三个步骤(信息素养)(计算思维) 2、知道图像尺寸、清晰度和存储容量的影响因素,掌握图像存储容量的计算方法,能够选择合适的工具解决图像处理的常见问题(信息素养)(计算思维) 3、在学生理解图像编码原理及掌握位图图像编码后所占字节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将知识引申到视频的编码原理及视频编码后所占字节数的计算方法。 4、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评估常用的图像处理和视频加工工具,根据需要合理选择。(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4、认识到图像信息安全风险,尊重他人的知识版权,承担信息社会责任(信息社会责任) 重点 图像的编码原理、图像编码后所占字节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 图像的编码原理。 四、教学方法分析 讲授法、任务驱动法、演示法、问题引导式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与任务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与任务解决 设计意图或 评价目标 情景 导入 1、情景导入 今年我们学校迎来百年校庆,学校档案室收集到很多相纸照片资料(给同学们展示照片),想把这些照片存储到计算机中,请同学们说出具体方法有哪些? 作为信息的载体,图像在信息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自己的作用与价值。 2. 问题提出 图像已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在日常使用图像时,你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 为什么有的图像很清楚、有的图像却很模糊? 当图像大小无法满足系统使用要求时,该怎么办? 如何去除图像中不需要的文字等信息? 若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计算机是如何存储和处理图像的。 学生观看照片、同学们积极思考并回答:有的说可以用扫描仪,有的说照相机、有的说智能手机等等。 教师引导下学生思考以上几个问题 看到学校旧照片能吸引学生兴趣,激发爱校热情 通过几个问题,进行启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新的知识的意义。; 探 究 一: 数 字 图 像 是 如 何 形 成 的 1.实现方式 通过扫描仪、数字照相机、智能手机和连接在计算机上的摄像头等设备,就可将实现图像的数字化。 2. 实现过程 (1) 图像采样 图像采样是指将一张图像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等间距划分成若干网络。即确定用多少像素点来表述图像。 对图像采样后所形成的微小方格称为像素。像素是数字图像的基本单位,一副图像可看做由许多独立的像素所组成的。那么在采样时,像素个数是越多还是越少图像的质量会更好呢? 学生观察两幅图像,体会不同像素个数的区别。并理解输入分辨率对于图像质量的影响。 输入分辨率:单位长度内(如每厘米)像素个数 (2) 图像量化 图像量化是对像素点的采样值进行分级,每一级对应一个数,从而实现用有限的数近似地表示连续变化的采样值。 以像素的属性为例,将其分为4级,每个像素选择这4级中最接近的颜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