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72775

11.3 严于律己 课件(共13张PPT) 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5-14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0次 大小:2284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6
11.3,严于律己,课件,13张,PPT,2024-2025
  • cover
(课件网) 11.3 严于律己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知道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学会辨别不良行为。 2.知道青少年如何预防违法犯罪 学习重点:预防违法犯罪 知识点:青少年如何预防违法犯罪 1.认清危害, 。违法犯罪会对 、 和 造成危害。我们要时刻 违法犯罪, 违法犯罪。那种认为自己 、年龄小犯罪不受处罚的想法,是非常错误的。 2.明辨是非,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很多犯罪都不是一朝一夕铸成的,而是有一条从 到 、再到 的变化轨迹。 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 、严重不良行为的 作了明确规定,给我们划出了明确的 。 3.我们要树立 ,增强 力,严于律己,积极抵制 ,防患于未然。 增强法治观念 他人 社会 国家 警惕 远离 年龄小与违法犯罪无关 杜绝不良行为 不良行为 违法行为 矫治 犯罪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干预 是非界限 正确的是非观念 自控 不良心理和行为 1.最高人民法院2024年4月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已有四名12至13岁之间的未成年人因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等罪行,被判处10年至15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另悉,14岁学生王某某因多次拦路抢劫,屡教不改,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15岁学生张某因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上述案例警示青少年 (  ) ①年龄小实施犯罪也要受惩罚 ②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③年龄小实施犯罪,法律奈何不了 ④要增强法治观念,严于律己,防患于未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严于律己。材料中,人民法院依法处罚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警示我们年龄小实施犯罪也要受惩罚;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防患于未然。①②④说法正确。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违法必受处罚,③说法错误。故选B。 2.下图漫画《一吃三》警示我们 (  ) 一吃三 ①学法守法懂法,做到依法自律  ②不良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③申请司法调解,守牢家庭财产   ④做到防微杜渐,远离毒品侵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严于律己。漫画中一个“毒”字可以吃掉财、家、命,说明毒品具有很多的危害,警示我们要学法守法懂法,做到依法自律,做到防微杜渐,远离毒品侵害,①④说法正确;犯罪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②说法错误;题干没有体现司法调解,③不符合题意。故选B。 3.从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从一般违法行为到犯罪行为,往往仅一步之遥,防微杜渐是预防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下列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 A.小灰:虽然我小错不断,但我大错不犯,犯罪与我无关 B.小黑:我们集体闯红灯,“法不责众”,警察也没办法 C.小蓝:我无心之失,用玩具手枪把好友家花盆打成蜂巢 D.小白:勿以恶小而为之,拒绝一切不良嗜好,遵纪守法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严于律己。预防违法犯罪要从小事做起,杜绝不良行为,A说法错误;集体闯红灯是违法行为,B说法错误;无心之失也要承担责任,C说法错误;预防违法犯罪要求我们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杜绝不良行为,遵纪守法,D说法正确。故选D。 探究点一:学会辨识不良行为 学习任务:查阅《中华人民共的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说说以上行为哪些属于不良行为,哪些属于严重不良行为。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有什么区别 提示:行为一、二、三、四、六为不良行为;行为五为严重不良行为。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的主要区别在与危害程度不同。 行为一:吸烟、饮酒 行为二:参与赌博、变相赌博 行为三:非法携带弩、匕首等管制器具 不良行为严重影响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拒绝不良行为,要从了解不良行为开始。 行为四:多次旷课、逃学 行为五:结伙斗殴,追逐、拦截他人 行为六:无故夜不归宿、离家出走 (2)分析这些行为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的危害。自主填写下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