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72853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难忘的小学生活:回忆往事 课件

日期:2025-05-1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9次 大小:762708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 cover
(课件网) 回忆往事 依依惜别 人文主题: 难忘小学生活 语文要素:运用学过的方法整理资料。 习作要求: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学写策划书。 新课导入 小学生活 回忆往事 各位同学们: 同学们,你们已经在小学学习了六年,即将离开这熟悉的校园,开始新的学习生活。这六年中,发生过很多令人激动、喜悦的事,也有过很多令人伤心、难过的事。这六年,是你们在人生道路上开始起步而永远难忘的岁月。在即将毕业的时候,让我们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把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母校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并且永久珍藏,变成美好的回忆吧。 活动内容 快速浏览课本,说说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填写时间轴 分享难忘回忆 制作成长纪念册 能根据活动主题搜集和整理小学生活的资料,填写时间轴,与同学分享难忘的回忆。 回顾过去的时光里,既充分肯定个人的成长,又懂得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学校润物细无声的培育、老师辛勤的耕耘以及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 通过制作《成长纪念册》这一实践活动,回顾小学六年的校园生活,抒写惜别之情并立下美好志向。 阅读材料 默读短文《老师领进门》和《作文上的红双圈》,说说这两篇短文分别写了什么。 这两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说一说:对你回忆往事、搜集成长资料有什么启发? 《老师领进门》自读要求: 1.默读思考:文章通过哪些具体事例,表达出 作者对田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 2.你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 身难忘”这句话怎样理解? 3.你可以通过具体事例说说对你影响比较大的 老师吗? 1 老师领进门 文章重点写了田老师如何教一首小诗。他以诗为内容,编一段故事,讲得娓娓动听,让孩子“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 田老师的这些故事,犹如春雨点点入地,在作者心中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足见启蒙老师对人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1.默读思考:文章通过哪些具体事例,表达出作者 对田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 2.你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这句话怎样理解? 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作者用格言式的语句,说明了教育对人的巨大影响,感恩老师对自己的启蒙教育。 3.读完《老师领进门》,你是否也想起了自己的某位老师?他(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可以通过具体事例说说对你影响比较大的老师吗? 讨论交流 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深情地回忆了自己童年时代的启蒙老师,老师的言传身教在他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师恩令他终生难忘。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田老师春风化雨般的课堂给学生带来的启迪和熏陶,表达了对老师深深的感激之情。 老师领进门 总结归纳 《老师领进门》这篇文章让我感受到启蒙老师对我们一生的影响可真大呀! 是呀,我也想起了自己的启蒙老师…… 文章用深情的回忆、具体的事例说明田老师“很有口才,文笔也好”,一个优秀老师的形象跃然纸上。叙述生动,行文简洁,是本文的特色。 《作文上的红双圈》自读要求: 1.这篇课文主要回忆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对 作者的文学之路有什么影响? 2.从九十八个红双圈,你想到了什么? 3.你的小学生活中是否也有过这样的鼓励呢? 试着说说你的经历吧。 作者简介 《作文上的红双圈》的作者是当代作家黄蓓佳。文中提到的《补考》一文是她的处女作。由于这篇作文的成功,给了作者自信和力量,至此以后陆续发表文学作品,最终成为知名作家。 所以,作文《补考》可以说是她成长中的一块里程碑,而老师的九十八个红双圈,则开启了她文学创作的大门。 2 作文上的红双圈 作者的文学之路是从九十八个红双圈开始的。本文讲述了“我”学生时代在一次征文比赛中获得了成功,作文《补考》被老师打了九十八个红双圈,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