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72979

5单元 写作 学写游记【2025春人教八下语文情境课堂课件】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41696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单元,写作,学写,游记,2025,人教
  • cover
(课件网) 统编八下语文 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2025年春八下语文情境教学课件 学习目标 跟着课文学写作 范文示例 写作实践 1 2 3 4 目 录 明代画家董其昌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沉浊,自然丘壑内营。”其中说到旅行是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的过程,能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怎样才能让我们的旅行不只是“某某到此一游”的一种经过,而是成为永久的美好的回忆呢?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本单元的写作专题《学写游记》。 1.根据游踪和自身体验,合理安排游记的写作顺序,使文章有层次、有条理。 2.能够多角度观察生活,抓住景物或者游览场所的特点来写,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3.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适当运用议论、抒情等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学习目标 重点 重点 难点 5月28日,我和爸妈一起去游览北海公园。 10点,我们到了公园门口,买票走进。 首先看到公园里有一个很大的湖,一些人在湖上划船,湖边有很多游客。 我们沿湖行走,湖边有亭子,亭子中有人休息。 我们登上了名为琼岛的小岛,看到了负有盛名的北海白塔。 乘着假期,小明和爸爸妈妈去到北海公园游玩,回到家,他就写下了一篇游记,请大家帮他看看是否符合游记的要求。 所至: 所见: 所感: 优点: 缺点: 公园门口→湖→亭子→琼岛。 请根据以下提示词展开讨论,说说小明这篇游记的优缺点: 门口→湖(大,游人多)→亭子(有人休息)→琼岛(小岛、北海白塔)。 没有体现。 按照游览的行踪来写。 “流水账”式游记,缺乏对景物细致的描写,材料主次不清,详略不当,缺少自己游览时发生的独特思想情感的表达。 游记: 游记三要素: 所至(游踪) 所见(风貌) 所感(感想) 通过对自然风光、风景名胜、城市景观、景观中的人与事进行描绘来达到记事、抒情、说理等目的的一种文体。 请大家思考: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游记? 移步换景就是交代游踪,通过游踪记述游览的经过,以此串起全文,不必将游览行动巨细无遗的叙述出来,可以选取游览过程中一些特别的经历进行叙述,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这种写法,游览线路明确,读者容易随着作者的描述,身临其境,产生共鸣。 跟着课文学写作 技法1 移步换景和定点观察相结合 比较《壶口瀑布》和《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的写作顺序有何不同,并说说如何根据游踪安排写作顺序? 《壶口瀑布》: 雨季的壶口瀑布:站在河滩上 枯水季的壶口瀑布:沟底河心的一块大石头上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 草坝子→坚冰丛莽间的砾石堆上→沿冰河接近冰山→置身冰窟→冰塔林 定点观察 移步换景 写作顺序: ①以游踪作为文章线索,按照时间顺序,根据立足点的变化组织内容,安排顺序。 ②按照游览者独特体验,分类描摹,一般采用先概括再分述的结构方式。 定点观察,就是观察者选定一个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观察对象有次序地进行观察。运用定点观察法,首先要注意选择好观察位置,也就是立足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立足点不同,观察时事物呈现的面貌也不同。 在观察游览时,一般会将移步换景的动态观察和定点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壶口瀑布》中“枯水季的壶口瀑布”部分为例,看看作者是怎样对景物进行定点观察的,我们能从中得出什么写作方法和启示。 作者采用定点观察的写法,立足点是“河心”,先写水,后写石,视角反复转换。 先俯视“河中有河”的龙槽,写景物之“奇”。 再仰观河面,看滚滚而来的黄河水,以及水雾和彩虹,写景物之“雄”。 然后视线随河水由上至下,“跌入”龙槽,碎为水雾,写景物之“险”。 接下来平视龙槽两边,细写千姿百态的河水,以及水雾和彩虹,写景物之多姿多彩。 最后,视角转换到作者自己的立足点,描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