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73100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第一章静电场的描述第一节静电现象 课件(35页PPT)+检测含答案(教师用)

日期:2025-05-25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2次 大小:8550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静电,教师,答案,检测,PPT,35页
    课时跟踪检测(一) 静电现象 A组—重基础·体现综合 1.如果天气干燥,晚上脱毛衣时,会听到“噼啪”的响声,还会看到电火花,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 A.人身体上产生电流 B.接触带电造成的 C.摩擦起电造成的 D.感应起电造成的 解析:选C 如果天气干燥,晚上脱毛衣时,会听到“噼啪”的响声,还会看到电火花,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摩擦起电造成的。 2.关于对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电荷就是电子 B.元电荷就是质子 C.元电荷是表示跟电子所带电荷量数值相等的电荷量 D.元电荷是带电荷量最小的带电粒子 解析:选C 元电荷是一个电子带的电荷量,不是电子,也不是质子,元电荷又称“基本电荷量”,是物理学的基本常数之一,常用符号e表示,是一个电子或一个质子所带的电荷量,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量都是e的整数倍,故A、B、D错误,C正确。 3.(2024·四川1月学考)一带电体与带正电的玻璃棒相互排斥,则该带电体的带电情况是(  ) A.不带电 B.带负电 C.带正电 D.不能确定 解析:选C 一带电体与带正电的玻璃棒相互排斥,可知该带电体与玻璃棒带同种电荷,则该带电体带正电。故选C。 4.静电现象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我国早在西汉末年已有对静电现象的记载,下列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是(  ) A.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吸起纸屑 B.带电小球移至不带电金属球附近,两者相互吸引 C.用手触摸长途行驶的汽车轮胎时,感觉烫手 D.从干燥的地毯上走过,手碰到金属把手时有被电击的感觉 解析:选C 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塑料梳子与头发相互摩擦,塑料梳子会带上电荷吸引纸屑,选项A属于静电现象;带电小球移至不带电金属球附近,由于静电感应,金属球靠近带电小球一端会感应出与带电小球异种的电荷,两者相互吸引,选项B属于静电现象;长途行驶的汽车的轮胎因与地面摩擦生热,用手触摸时烫手,选项C不属于静电现象;从干燥的地毯上走过,由于摩擦起电,当手碰到金属把手时产生较大电流,人有被电击的感觉,选项D属于静电现象。 5.目前普遍认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u夸克和d夸克的两类夸克组成的。u夸克带的电荷量为e,d夸克带的电荷量为-e,e为元电荷,下列论断中可能正确的是(  ) A.质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 B.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 C.质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 D.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 解析:选B 根据质子和中子所带的电荷量,经验证:质子带的电荷量为2×e+=e,中子带的电荷量为e+2×=0,故B项正确。 6.古代琥珀价格昂贵,常有人鱼目混珠。南朝陶弘景写道“惟以手心摩热拾芥为真”,南北朝时的雷敩(音xiào)在《炮炙论》中也有“琥珀如血色,以布拭热,吸得芥子者真也”的说法,以此作为识别真假琥珀的标准。这些识别方法主要是利用了(  ) A.摩擦生热使琥珀温度升高 B.感应起电使琥珀带电从而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C.手心和琥珀之间的热传递 D.摩擦起电使琥珀带电从而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解析:选D———惟以手心摩热拾芥为真”,“琥珀如血色,以布拭热,吸得芥子者真也”,这些识别方法主要是通过摩擦起电方式使琥珀带电,利用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特性,故D正确,A、B、C错误。 7.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靠近不带电验电器的金属小球a,然后用手指瞬间接触一下金属杆后拿开橡胶棒,这时验电器小球a和金箔b的带电情况是(  ) A.a带正电,b带负电 B.a带负电,b带正电 C.a、b均带正电 D.a、b均不带电 解析:选C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靠近验电器金属小球a,发生静电感应,用手指接触金属杆的瞬间,电子从金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