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73263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点复习学案——7.1力

日期:2025-05-1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40次 大小:11267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考点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物理(下)期末考点复习学案(人教版) 第七章力第1节力 一、 1.物理观念:通过生活实例总结归纳力的概念,知道力的单位,并能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能通过实验和生活体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能用力的作用效果解释生活中一些力的现象;会画力的示意图,并能根据力的示意图判断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科学思维:通过常见事例和实验认识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从经历的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 3.科学探究:通过实验探究,体验并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和相互作用力。 4.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实验,促进相互间合作与交流;在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中,培养分析和归纳能力。 二、 三、 易错点1 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大小不等 典例1:下关于足球运动员踢球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用力踢球和用头顶球,仅仅使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而球的速度大小不变 B.运动员用力踢球和用头顶球,使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C.运动员用头顶球时,头感觉很痛,说明球给头的力比头给球的力大 D.运动员用脚踢足球时,脚并没有感觉疼痛,说明球没有给脚力的作用 【错解】选C,理由: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大小是不等的,因为头把足球顶出去,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而头感觉很痛。 【析错】(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且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 【正解】选B,理由:根运动员用力踢球和用头顶球,使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体现在球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发生变化。故选:B。 易错点2 力的三要素 典例2:使用泥塑刀制作泥塑时,要注意用“劲”的大小和用刀的“位置”。其中“劲”和“位置”分别是指力的(  ) A.大小、方向 B.大小、作用点 C.方向、作用点 D.作用点、方向 【错解】选A,理由:“劲”是指力的大小,而用刀的“位置”指力的方向。 【析错】用刀的“位置”不同,力作用的效果不同,说明“位置”即为力的作用点. 【正解】选B,理由:题干中的用“劲”的大小和用刀的“位置”分别指力的大小和作用点.故选B. 易错点3 力的示意图 典例3:如图所示,玩具鸭漂浮在水面,画出玩具鸭受到的浮力示意图。 【错解】如图,理由:浮力的方向是向上的。 【析错】力的示意图是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要素表示出来,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正解】如图,理由:玩具鸭所受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从重心开始竖直向上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浮力,并标出F浮,如图所示: 知识点一:力 在物理学中常把生活中所说的“推”、“拉”、“吸引”等概括为“作用”。这样,我们就可以说,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两者同时存在且同时消失)。 在物理学中,力用符号F表示,它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 知识点二:力的作用效果 用力捏橡皮泥,可以观察到橡皮泥的形状发生了变化。用力拉或压弹簧,可以观察到弹簧的形状(长度)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实验现象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在物理学中,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或由运动变为静止、物体运动的快慢或方向发生改变,这几种情况都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实验现象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知识点三:力的三要素和示意图 更多的事实告诉我们: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位置(作用点)不同,作用效果就不同。而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