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素养测评卷(第五单元) (本试卷共14小题 满分50分 考试时长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P-31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Cu-64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0分) 本部分共包括10小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 A.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 g氢气和2 g氧气反应,一定生成4 g水 C.某物质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硫,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硫、氢、氧元素 D.蜡烛燃烧时逐渐变短,最终消失,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反应2H2+O22H2O中,反应前后没有改变的是(B) A.分子的种类 B.原子的种类 C.元素的化合价 D.物质的种类 3.硝酸铜[Cu(NO3)2]受热分解会产生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B) A.N2 B.NO2 C.NH3 D.SO2 4.制备硝酸的过程中,会产生氮的氧化物等空气污染物。为减少环境污染,需要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X+2NaOH===2NaNO2+H2O,则X的化学式为(A) A.NO2 B.N2O C.N2O5 D.N2O3 5.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的捕获、储存、利用和转化等是实现目标的重要途径。人工光合固碳装置通过电化学手段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酸(HCOOH),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甲酸由甲酸分子构成 B.甲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 D.参加反应的与的微观粒子个数比为2∶3 6.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有关火法炼锌的工艺记载:“每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罐中炉甘石熔化成团。”(注:炉甘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锌),火法炼锌主要发生的化学反应是2C+ZnCO3Zn+3X↑,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X的化学式是CO B.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不变 C.ZnC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D.该反应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7.用酒精灯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如图所示图像表示该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其中不正确的是(B) 8.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B===C,15 g A和足量的B充分反应,生成20 g C。已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D) A.32 B.64 C.96 D.128 9.密闭容器里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某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b=8% B.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5∶1 D.该反应可以表示工业合成氨:N2+3H22NH3 10.某化合物在4.8 g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4.4 g二氧化碳和2.7 g水。关于该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D) A.该化合物的质量为2.3 g B.该化合物中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C.该化合物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3∶2 D.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2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 本部分共包括4小题。 11.(10分)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是化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请用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纸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 小 (填“大”或“小”)。 (2)为了保护环境,国家明令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主要成分有黑火药、特效药剂等),火药爆炸时发生的主要反应是S+2KNO3+3CK2S+X↑+3CO2↑,则X的化学式为 N2 ,依据是化学反应前后 原子的种类和个数 不变。 (3)写出加热高锰酸钾的化学方程式: 2KMnO4K2MnO4+MnO2+O2↑ ,15.8 g高锰酸钾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6.4 g,则加热15.8 g高锰酸钾至完全分解,理论上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6.4 g。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硫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S+O2SO2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Fe+2O2Fe3O4 ;③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4P+5O22P2O5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