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73570

第七单元 课题1 第2课时 安全知识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同步练 (学生版+教师版)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5-15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0次 大小:1778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七,九年级,人教,化学,初中,教师
    第2课时 安全知识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稳基础 知识点1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1分)高铁是中国一张靓丽的名片,车厢内禁止吸烟要张贴的图标是(B) 2(1分)如图为粉尘爆炸实验:将蜡烛点燃放入塑料筒内,盖上硬纸板,吹入空气,面粉吹起的瞬间发生爆炸,硬纸板被冲开,蜡烛熄灭。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C) A.蜡烛的作用是使面粉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B.吹入空气的作用是使面粉与氧气充分接触 C.面粉爆炸和轮胎爆炸的原理完全相同 D.面粉厂的生产车间应张贴禁止烟火标志 3(1分·易错题)“安全重于泰山”,下列有关化学与安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电路老化着火,要先切断电源 B.不能向下水道扔烟花爆竹,以防沼气爆炸 C.进入加油站时应禁止使用手机,以防爆炸 D.任何火灾,都可以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知识点2 燃料的充分燃烧 4(1分)《辍耕录》中记载,杭人燃烧松木前,将其削成薄纸片状。削成薄纸片状的目的是(D) A.降低了松木的着火点 B.升高了松木的着火点 C.提高了氧气的浓度 D.增大了松木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5(1分·主题情境·传统文化·2024·湖南中考)花鼓戏《补锅》中唱到“手拉风箱呼呼响,火炉烧得红旺旺”。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B) A.风箱拉动过程中增加了可燃物 B.手拉风箱为煤的燃烧提供了充足氧气 C.火炉烧得旺是因为降低了煤的着火点 D.氧气能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知识点3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6(1分·教材习题变式)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D) A.化学反应的过程不能储存能量 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C.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 D.化学反应的过程常会伴随能量变化 巧提升 7(1分)学习化学,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做法错误的是(C) A.车载香水含有酒精,夏天使用应避免长时间暴晒 B.进入矿井等场所,应注意严禁烟火 C.室内放置一盆水,能防止煤气中毒 D.高楼失火时,禁止乘坐电梯逃生 8(3分·2024秋·沈阳期中节选)古代和现代的很多发明创造与化学工艺有关。 (1)海昏侯墓出土的西汉青铜雁鱼灯造型优美,如图1所示。下列有关青铜雁鱼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产生烟尘的原因是灯油不完全燃烧 B.水能吸收烟尘,还能吸收一氧化碳 C.青铜雁鱼灯不仅提高油的燃烧效率,还能保护环境 (2)南宋诗人陆游的笔记中记载“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蜀有夹瓷盏……可省油之半”(如图2)。 使用油灯时,下层盏内盛水会达到省油的目的,原因是 水蒸发吸热,降低油温,减少油的蒸发 。 (3)乙醇可用作酒精灯、内燃机等的燃料,请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2H5OH+3O22CO2+3H2O 。 第2课时 安全知识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稳基础 知识点1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1分)高铁是中国一张靓丽的名片,车厢内禁止吸烟要张贴的图标是( ) 2(1分)如图为粉尘爆炸实验:将蜡烛点燃放入塑料筒内,盖上硬纸板,吹入空气,面粉吹起的瞬间发生爆炸,硬纸板被冲开,蜡烛熄灭。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蜡烛的作用是使面粉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B.吹入空气的作用是使面粉与氧气充分接触 C.面粉爆炸和轮胎爆炸的原理完全相同 D.面粉厂的生产车间应张贴禁止烟火标志 3(1分·易错题)“安全重于泰山”,下列有关化学与安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路老化着火,要先切断电源 B.不能向下水道扔烟花爆竹,以防沼气爆炸 C.进入加油站时应禁止使用手机,以防爆炸 D.任何火灾,都可以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知识点2 燃料的充分燃烧 4(1分)《辍耕录》中记载,杭人燃烧松木前,将其削成薄纸片状。削成薄纸片状的目的是( ) A.降低了松木的着火点 B.升高了松木的着火点 C.提高了氧气的浓度 D.增大了松木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5(1分·主题情境·传统文化·2024·湖南中考)花鼓戏《补锅》中唱到“手拉风箱呼呼响,火炉烧得红旺旺”。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