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1课时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稳基础 知识点1 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1(1分)下列事例不能说明“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的是(B) A.通过现代科学仪器移动硅原子 B.扫地时,大量尘埃在空中飞舞 C.糖块放到水里会逐渐“消失” D.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某种有机物分子的图像 知识点2 微观粒子(如分子)的基本性质 2(1分)辽中玫瑰花色鲜艳、花姿优美、香气浓郁,深受市场和消费者欢迎。人们可以闻到玫瑰花的香气是因为(C)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的体积很小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的质量很小 3(1分·2024·河北中考)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当环境温度过高时,其自备的降温装置能通过冰的升华达到降温目的。冰升华的过程中,水分子的(A) A.间隔增大 B.质量增大 C.种类改变 D.数目改变 4(4分·教材再开发)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分子的运动,做以下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取一支试管,加入2 mL蒸馏水,滴入2滴无色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溶液变红,由此得到的结论是 氨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 。 (2)按如图方法进行实验,烧杯A中盛浓氨水,烧杯B中盛滴有无色酚酞溶液的蒸馏水,一段时间后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烧杯B中溶液变红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氨分子从烧杯A运动到烧杯B中,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 。 (3)该实验说明 氨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 5(4分)有下列现象:①相同质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体积比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体积大;②一氧化碳可以用作燃料,而二氧化碳可以用作灭火剂;③香水、汽油要密封保存;④1个氢气分子质量为3.34×10-27 kg。请把上述现象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表明微观粒子在不断运动: ③ ; (2)表明微观粒子之间有间隔: ① ; (3)表明微观粒子的质量很小: ④ ; (4)表明不同种物质的微观粒子性质不同: ② 。 巧提升 6(2分·2024秋·沈阳期中)如图所示,把分别充满红棕色二氧化氮(NO2)气体和无色氢气(H2)的集气瓶中间的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不要振荡),可观察到左侧中的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两种气体不反应),而右侧的两瓶气体需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观察、对比实验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有 (1) 二氧化氮的密度比氢气大 ; (2) 分子在不断运动 。 7(2分)利用如图实验研究分子的运动。 (1)A中,设计纸花a的目的是 排除空气使纸花变红的可能 。 (2)B中,能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的现象是 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快 。 第2课时 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稳基础 知识点1 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1(1分)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液态空气 B.水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2(1分)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 A.大小不同 B.质量不同 C.分子比原子运动得慢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 3(1分·2024秋·沈阳期中改编)下列能说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 ) A.石蜡熔化 B.过氧化氢可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C.水受热变成了水蒸气 D.酒精温度计能指示温度高低 4(1分·2024·安徽中考)青藏高原积雪冰川广布,冰雪融水是江河源头的重要补给水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结冰时,水分子不再运动 B.冰融化时,水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C.冰升华时,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D.冰与水混合得到混合物 5(1分)若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氢原子,则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可以表示为( ) 知识点2 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 6(1分)下列微观粒子的模型中,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的是( ) 7(4分)如图所示表示氢气和氯气反应的示意图,试回答: (1)该反应的类型属于 反应; (2)保持氯化氢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3)在这个反应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保持不变的粒子是 。 知识点3 从微观角度认识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