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73587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2课时 同步练(学生版+教师版)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5-14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6次 大小:4785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五,学生,九年级,人教,化学,初中
    第2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稳基础 知识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1(1分·教材习题变式)除了元素种类、原子种类不变外,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还有( ) A.原子数目 B.分子数目 C.物质种类 D.物质的状态 2(1分)高氯酸铵(NH4ClO4)分解时产生大量气体,可用于发射火箭。下列物质不可能是高氯酸铵分解后的生成物的是( ) A.O2 B.CO2 C.Cl2 D.H2O 3(1分)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将5 g铁和5 g铜混合加热后,物质的总质量为10 g,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一定不会发生变化 C.某化合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时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镁条燃烧后质量增加,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4(1分·文献典籍)《天工开物》中记载了用黏土烧制砖的过程,如图所示为该过程中某反应的示意图(其中“”“”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微观粒子X中( ) A.只含有 B.一定含有和 C.一定含有和 D.一定含有、和 5(1分)煤的气化是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煤的气化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C+H2O(g)H2+CO,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的是( ) A.元素的种类 B.分子的数目 C.原子的数目 D.物质的总质量 6(3分·2024·陕西中考A卷)下图是水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 (1)图中共有 种原子。 (2)水分子本身未发生改变的是变化 (填“①”或“②”)。 (3)水通电时,参加反应的水与生成的气体的质量比为 。 巧提升 7(1分)臭氧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对氧气无声放电可获得臭氧,实验装置和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2中乙→丙表示分子和原子可以重新组合为新分子 B.图2中甲表示的是单质,丙表示的是混合物 C.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氧气→臭氧 D.图2中有3个氧分子参与反应 8(6分)如图是氢气和氯气反应的微观过程,请回答问题: (1)反应过程中应补充的粒子为 (填“A”或“B”)。 (2)该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是在点燃的条件下氢分子分解成氢原子,氯分子分解成 ,每一个氢原子和 。 (3)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4)—个生成物分子含有的质子数是 。 (5)两种反应物都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第2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稳基础 知识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1(1分·教材习题变式)除了元素种类、原子种类不变外,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还有(A) A.原子数目 B.分子数目 C.物质种类 D.物质的状态 2(1分)高氯酸铵(NH4ClO4)分解时产生大量气体,可用于发射火箭。下列物质不可能是高氯酸铵分解后的生成物的是(B) A.O2 B.CO2 C.Cl2 D.H2O 3(1分)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C) A.将5 g铁和5 g铜混合加热后,物质的总质量为10 g,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一定不会发生变化 C.某化合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时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镁条燃烧后质量增加,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4(1分·文献典籍)《天工开物》中记载了用黏土烧制砖的过程,如图所示为该过程中某反应的示意图(其中“”“”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微观粒子X中(B) A.只含有 B.一定含有和 C.一定含有和 D.一定含有、和 5(1分)煤的气化是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煤的气化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C+H2O(g)H2+CO,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的是(B) A.元素的种类 B.分子的数目 C.原子的数目 D.物质的总质量 6(3分·2024·陕西中考A卷)下图是水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 (1)图中共有 2(或两或二) 种原子。 (2)水分子本身未发生改变的是变化 ① (填“①”或“②”)。 (3)水通电时,参加反应的水与生成的气体的质量比为 1∶1 。 巧提升 7(1分)臭氧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对氧气无声放电可获得臭氧,实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