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硝酸 1 将铜丝插入浓硝酸中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装置a中出现红棕色气体,体现了HNO3的酸性 B. 一段时间后抽出铜丝,向装置b注入水,b中气体红棕色变浅 C. 注入水后装置b中铜片表面产生气泡,说明Cu与硝酸生成H2 D. 装置c用NaOH吸收尾气,说明NO和NO2均是酸性氧化物 2 下列对硝酸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 B. 铜与稀硝酸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可用铝制或铁制容器盛装稀硝酸 D. 在铜与浓硝酸的反应中,硝酸只体现氧化性,没有体现酸性 3 某学生按图示方法进行实验,观察到以下实验现象: ①铜丝表面缓慢放出气泡,锥形瓶内气体呈红棕色; ②铜丝表面气泡释放速率逐渐加快,气体颜色逐渐变深; ③一段时间后气体颜色逐渐变浅,至几乎无色; ④锥形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最终铜丝与液面脱离接触,反应停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开始阶段铜丝表面气泡释放速度缓慢,原因是铜丝在稀硝酸中表面钝化 B. 锥形瓶内出现了红棕色气体,表明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了NO2 C. 红棕色逐渐变浅的主要原因是3NO2+H2O===2HNO3+NO D. 铜丝与液面脱离接触,反应停止,原因是硝酸消耗完全 4 下列关于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浓硝酸与浓盐酸按3∶1的体积比混合,所得的混合物叫王水 B. 硝酸电离出的H+,能被Zn、Fe等金属还原成H2 C. 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主要是+5价的氮得电子 D. 常温下,向浓硝酸中投入Fe片,会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 5 工业上利用银块制取硝酸银及硝酸银的有关性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器中若增大硝酸浓度,生成NOx总量将减少 B. 操作②为减压蒸发、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C. 硝酸银固体应保存在棕色瓶中 D. X是O2 6 以某铜渣(含少量Ag)为原料制备硫酸铜的实验步骤:向如图所示装置中加入铜渣,分批加入稀硝酸和稀硫酸混合溶液,滴加的间隔鼓入氧气。反应结束后,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Cl后过滤,从滤液中分离得到硫酸铜。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与直接用稀硝酸溶解铜渣相比,加入稀硫酸及鼓入氧气均可节约硝酸用量 B. 当观察到鼓入O2不再出现红棕色,表明反应停止 C. 加入氯化钠可除去溶液中少量的Ag+ D. 将含硫酸铜的滤液蒸干、灼烧得硫酸铜晶体 7 NH3既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图为合成氨以及氨氧化制硝酸的流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制得的浓硝酸可以用铝制或铁制容器盛装 B. 氧化炉中NH3被氧化成红棕色的NO2气体,进入吸收塔与水反应生成HNO3 C. 利用氨易液化的性质,在氨分离器中液化分离NH3 D. 物质A可以是O2 8 自然界中存在如下氮的循环过程,工业上也可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模拟该过程,实现氮的转化。 (1) 请写出过程①中雷电固氮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 过程③中NH3在土壤中被微生物转化成HNO2,过程④中HNO2被微生物继续转化为HNO3,试写出过程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 _____。 (3) 工业上利用氢气与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合成氨气,模拟实现过程②,写出工业合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 工业上利用氨气制备硝酸。同学甲欲探究硝酸能否与活动性位于H后的金属发生反应,做了如下实验:向盛有稀硝酸的试管中加入Cu片,请你写出相关的实验现象:_____,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 _____。 (5) 实验室中用NaNO2与氯化铵共热制取N2,该反应体现了NaNO2的_____性,NaNO2暴露于空气中会生成_____,体现了NaNO2的_____性。 9 (2023南通通州调研)某工厂以硝酸为原料生产亚硝酸钠,并对亚硝酸钠进行多角度探究。其工艺流程如图。已知:Na2CO3+NO+NO2===2NaNO2+CO2;Na2CO3+2NO2===NaNO3+NaNO2+CO2。 (1) 分解塔中填有大量的瓷环,其目的是_____ ____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