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7 记金华的双龙洞 1.认识“浙、簇”等6个生字,会写“浙、罗”等15个字,会写“杜鹃、气势”等15个词语。 2.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了 解按游览先后顺序写景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双龙洞内孔隙的特点。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默读课文,感受双龙洞各处景物的特点,了 解课文是如何把重点景物写清楚的。 体会并运用作者将见闻和感受结合,把事物写得具体形象的表达方式。 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通过叙述了解双龙洞的特点。能够列出课文提纲。 学习重难点 重点 难点 体会作者对祖国秀丽山河的热爱之情,培养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不仅在地面上有高山,大海,平原等自然的风光,而且在地下也有着很多奇妙的景象。其中溶洞就像童话世界中的迷宫…… 2.在浙江省金华市的北山有一处特别的景点———双龙洞。双龙洞自古就有“山有仙华灵洞之奇,水自双溪渤水之胜”的美誉。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游览浙江金华北山的双龙洞。 3.认识溶洞:地下水沿可溶岩层层面节理或裂缝进行溶蚀,不断扩大而成的岩石空洞。溶洞一般分为两大类型:水平型溶洞和垂直型溶洞。洞内有各种碳酸钙的化学沉淀物,如钟乳石、石笋和石柱。 钟乳石 双龙洞现为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素以林海莽原、奇洞异景、道教名山著称于世。双龙洞位于双龙景区的中心,是整个景区的核心与象征。双龙洞成为自然风景名胜的历史已有1600多年它海拔520米,由外洞、内洞及耳洞组成外洞宽敞,面积达1200平方米。常年洞温为15摄氏度左右,冬暖夏凉,炎夏至此,有“上山汗如雨,入洞一身凉”之感。 4.金华双龙洞简介 叶圣陶(1894—1988),原名 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 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 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主要作品:《隔膜》《线下》《倪焕之》《脚步集》《西川集》《稻草人》等。 5.作者简介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词语解释配对 3.近义词配对 4.反义词配对 1.边读边思考: (1)边读课文边画出表示作者游览路线的词语。 (2)给文章分一下划分一下段落。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2.思考: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游览双龙洞的呢 理清线索: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描写 一、(1)交代预览的时间和目地。 二、(2-3)讲路上的见闻。 三、(4)介绍游览外洞的情景。 四、(5)介绍从外洞进入内洞得经过情景。 五、(6-7)介绍游览内洞的情景。 六、(8)讲乘船出洞。 3.根据图示,对照课文,划分段落,归纳段意。 这句话交代了什么 4月14日我在浙江金华,游北山的双龙洞。 四、学习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事件 时间 人物 地点 路上 一、学习第二部分(第2-3自 然段) 第二课时 2.“明艳”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作者会感到“眼前一片明艳” 1.叶圣陶爷爷在去双龙洞的路上看见了什么景色 山上开满了 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路上 拟人,表达了作者对映山红的喜爱之情。 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从,那儿一簇,很不少。 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 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眼前一片明艳”总体概括了金华山区生机盎然的春色。之所以感觉“明艳”, 是因为有“粉红色的山”,有“各色的映山红”, 还有”或浓或淡的新绿”, 真是令人赏心悦目!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这一部分写出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