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74956

1.2 动量定理 教学设计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05-17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8次 大小:10818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动量,定理,教学设计,人教,2019,选择性
  • cover
高中物理选修一《动量定理》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对学生上节课学习到的动量的与新知识点冲量的联系与深化,也是动量守恒定律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更是本章节的重点,与牛顿第二定律在内容上对应,与动能定理在形式上遥相呼应。作为侧重力在时间上累积的公式,它为学生未来解决运动和力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此外,动量定理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对学生的实践应用也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物理观念:理解冲量的含义及矢量性,能运用动量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物理问题。 2、科学思维:类比利用v-t图像推导位移与时间关系式,用F-t图像推导变力的动量定理如何展开。 3、科学态度与责任:利用动量定理解释并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三、 学生情况分析 此之前学生学习了动量与牛顿第二定律, 在此基础上学习冲量并将冲量和动量联系,借助牛二知识推导出动量定理。对照动能定理,学生不仅知道力在空间上积累的效果,也对时间上积累的效果(动量的变化量)有了初步认识。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 引入物理情景,探究某一段过程中,力、速度、质量和力的作用时间有无关系。 学生活动设计:每个同学在座位上起跳,利用已有知识,思考与讨论以下问题 问题一:人跳起来膝盖弯曲落地,和膝盖绷直落地,哪个比较痛? 学生实践体会:膝盖绷直落地过程中,膝盖受到的冲击力更大,更痛。(如果跳得比较低,大部分同学表示感受不出来,那么给出传感器的感受) (注意:两幅图标度不一样,要在希沃里拉伸后再放一起对比;-10m/s2是完全失重状态的加速度,要对比在那之后的加速度大小) 让学生抱着手机在教室讲台上以同样高度下落静止,脚绷直落在地面上的手机受力大(10m(N))(作用时间短这个特点留给学生发现);但是脚弯曲有一点点缓冲时,手机受力小(5m(N))(作用时间长这个特点留给学生发现)。 (空间不足,无法跳,那么启用以下方案) (备用) 问题一:(观看跑酷视频和评论区)半月板是人膝盖上的一个部位,为什么评论区的人说这是“半月板最痛的一集”? 学生分析:在大楼之间跳跃膝盖受到冲击力很大。 问题二:(观看跑酷教学视频片段)教练说,要双腿弯曲给予缓冲,这样对膝盖的损伤更小,而双腿绷直下落,那么会很伤膝盖,不过他说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那我们同学进行下面一节课的思考,来帮助教练解决这个问题吧: 人落地(脚接触地面前后)为什么会受到地面的冲击?没接触地面的时候有冲击力吗? 学生分析:人和地面有相对运动,所以挤压产生弹力,没有接触就没有弹力所以不会受到冲击 那我们就要对脚接触地面前后这个有冲击力的过程进行分析:跳得高冲击大还是跳得低冲击大?抱着书包冲击力大还是小?为什么? 学生分析:跳得高冲击大,因为自由落体速度大;抱着书包冲击力大,因为质量大。 学生联想总结:冲击力和动量有关。 以相同动量落地,而图中两种落地方式中,地面对人的冲击不同,为什么? 【学生讨论】学生探究:落地到停止运动的时间不同。 联系之前学过的关系式,寻找质量、速度变化量、力和接触时间的关系? 【希沃白板5中,可以移动这些物理量,请一个同学上台,利用加减乘除中某几个符号,将其变成一个已知的公式→牛顿第二定律】 【学生讨论】学生探究总结:类似牛顿第二定律。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动量定理。(难点) 教学环节二: 介绍冲量的含义及其运算的注意事项(难点)。 学生活动设计:根据冲量的含义,计算各个力的冲量(一系列变式问题)。 问题一:如图一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恒定拉力F作用时间t后,物体仍保持静止。 ①求物体所受拉力F的冲量 ②求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