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74989

第三单元 第7章生态系统 同步练习(含答案)苏教版(2024)生物学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5-15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1次 大小:4926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三,单元,7章,生态系统,同步,练习
  • cover
苏教版生物学七下第7章生态系统 一、选择题 1.下图表示蚂蚁在搬运一块饼干,这幅图体现出蚂蚁之间的关系是( ) A.捕食 B.寄生 C.种内互助 D.种内争斗 2.根瘤菌和豆科植物生长在一起形成根瘤,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关系是( ) A.寄生,根瘤菌破坏豆科植物的根系 B.共生,根瘤菌为豆科植物提供含氮物质 C.共生,根瘤菌为豆科植物提供有机物 D.腐生,根瘤菌为豆科植物提供水和无机盐 3.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结构简单,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生态系统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4.下图为桑基鱼塘的模式图,下列有关桑基鱼塘生态农业模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形成“基种梨→塘养鱼→桑饲蚕→蚕沙喂鱼→塘泥培桑”的物质循环利用 B.分解者利用蚕沙、人畜粪便、树叶等生产沼气,是物质循环关键一环 C.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沿食物链传递,经微生物分解后利用 D.该池塘中存着大量的藻类植物,它们属于生产者,是某些鱼类的食物 5.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不包含分解者 B.昆虫与吃草籽的鸟存在竞争关系 C.该食物网中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是禾谷类 D.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自于太阳能 6.生物圈的范围为(  ) A.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B.大气圈的下层、水圈上层和岩石圈的全层 C.整个大气圈、水圈表面和岩石圈 D.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表面 7.小明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一只鼠妇。他和同学们对鼠妇的生活环境产生了兴趣,便一起去寻找鼠妇并记录了各处发现鼠妇的数据如下表。根据他们的记录可知,适宜鼠妇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 地点 鼠妇数量/只 水泥路上 0 水槽边的石头下 24 种花的湿花盆底下 18 干草地上 2 A.阳光充足 B.空气新鲜 C.阴暗潮湿 D.高温干燥 8.如图的能量金字塔是根据草→蝗虫→青蛙→蛇这条食物链的四个营养级所含能量的多少建立的,则字母b对应的生物是( ) A.草 B.蝗虫 C.青蛙 D.蛇 9.混养不同食性的鱼类,能增加鱼的产量,提高经济效益。下图是某鱼塘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浮游植物是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鲢鱼、鳙鱼和鲤鱼之间是互利共生关系 C.鱼类的混养提高了鱼塘中资源的利用率 D.能量可沿“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鲤鱼”流动 10.对于生活在油菜田里的一只蜜蜂来说,影响它生存的生物因素有( ) ①阳光②空气③温度④其他蜜蜂⑤油菜⑥蝴蝶 A.①②③ B.③⑤⑥ C.④⑤⑥ D.②④⑥ 11.小艾同学在家里种草养鱼,为了防止鸟吃草籽儿,于是用网把草罩上,后来发现草几乎被虫子吃光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植被破坏 B.环境污染 C.缺水干旱 D.食物链被破坏 12.叶圣陶描述爬山虎的叶子“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这使得叶片尽可能多地受到阳光的照射。这种现象可说明(  ) A.环境能适应生物 B.环境不能影响生物 C.生物能适应环境 D.生物不能影响环境 13.沙漠中影响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阳光 B.水 C.温度 D.空气 14.紫茎泽兰被引入我国南方地区后迅速蔓延,使得当地的其他野生植物纷纷绝迹。紫茎泽兰与当地野生植物间的关系是( ) A.竞争 B.捕食 C.寄生 D.合作 15.如将核电站内储存的核废水排放入海,核废水最终会污染() A.海洋生态系统 B.淡水生态系统 C.城市生态系统 D.整个生物圈 二、填空题 16.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 。某生态系统中的草在生活中会受到水分、土壤、阳光、温度、食草昆虫、牛、羊等的影响,其中,水分、土壤、阳光、温度等是影响草生活的 因素,食草昆虫、牛、羊等是影响草生活的 因素。由于牛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