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74993

第三单元 第8章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生态安全 同步练习(含答案)苏教版(2024)生物学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5-15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6次 大小:23125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三,练习,七年级,生物学,2024,苏教版
  • cover
苏教版生物学七下第8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生态安全 一、选择题 1.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退耕还林(草)”这项措施的首要目的是( ) A.开辟旅游点 B.增加粮食产量 C.捕猎野生动物 D.改善生态环境 2.下列几种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 A.草原 B.森林 C.农田 D.苔原 3.从2021年1月1日零时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施十年禁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切断了人与长江鱼之间的捕食关系 B.过度捕鱼会导致长江鱼类的种类和数量减少 C.无脊椎动物都不用鳃呼吸,而脊椎动物中的鱼用鳃呼吸 D.禁渔的目的是增加鱼等水生动物的数量 4.生态农业是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下列属于生态农业的是(  ) ①多施化肥的种子田 ②稻鸭共生的水稻田 ③林下养鸡的果林场 ④蚕沙养鱼的桑基鱼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在一个由“草→田鼠→猫头鹰”组成的食物链中,若消灭了所有的猫头鹰,田鼠的数量会( ) A.直线上升 B.直线下降 C.保持不变 D.先上升后下降 6.下列措施不利于保护生物圈的是( ) A.发展生态农业 B.直接焚烧秸秆 C.打造绿色社区 D.日常低碳出行 7.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内(  ) A.各种生物所占的比例相同 B.各种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变 C.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恒定不变 D.生物的种类、数量和所占比例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8.草原上有牛羊食草动物。后来有一群狼来到了这片草,以捕杀这些动物为食,致使牛羊的数量持续减少。一年后,人们发现草原上的牛羊数量趋于稳定,这说明(  ) A.生态系统是很难被破坏的 B.食草动物的繁殖能力很强 C.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D.食物链断裂后还能恢复 9.生态平衡是一种(  ) A.绝对平衡 B.动、植物数量相等的平衡 C.动态平衡 D.永久平衡 10.某同学动手制作了小型生态瓶,瓶内放置的材料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依据图片制作的生态瓶必须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 B.此生态瓶中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但是没有分解者 C.从当地自然水域取材制作生态瓶,稳定性更好 D.此生态瓶的自我调节能力弱,不能永久维持自身的稳定性 近几年,盱眙县等地推广了“稻虾共作”模式。稻田为龙虾提供丰富的昆虫和杂草,同时龙虾为稻田除草、治虫,其粪便也能肥田,从而实现一地两用、一水两收,帮助农民增产增收。下图为某稻虾田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小题。 11.在稻虾田中,影响一株水稻生存的生态因素是(  ) A.阳光、水、土壤等非生物因素 B.其他水稻 C.杂草、害虫、小龙虾、微生物等其他生物 D.以上都是 12.该食物网中包含多条食物链。下列食物链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水稻→害虫→小龙虾→细菌 B.杂草→害虫→小龙虾 C.阳光→杂草→小龙虾 D.害虫→青蛙→蛇 13.在稻虾田中,能将龙虾粪便中含有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供水稻再利用的成分是(  ) A.非生物成分 B.生产者 C.消费者 D.分解者 14.若该稻虾田中的青蛙被大量捕捉,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  ) A.不会影响其自我调节能力 B.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C.害虫数量迅速增加 D.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 15.下列有关稻虾田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是水稻和杂草 B.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图中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C.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不能逆转 D.蛇获得的能量比青蛙少 16.以下生物种类最丰富的生态系统是(  ) A.草原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D.池塘生态系统 17.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关系如图。假设这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在一段时间内,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