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75136

2026届高中历史一轮复习:第25讲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课件 学案,共2份)

日期:2025-05-1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0次 大小:55946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6届,现代化,2份,学案,课件,新时期
    第25讲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认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认识“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大意义;认识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意义;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认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的形成过程及意义的系统认识。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1.伟大的历史转折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背景 ①“文化大革命”结束。 ②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 内容 指导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工作着重点 作出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党的路线 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恢复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 意义 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初步实践 拨乱反正 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平反冤假错案 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加快平反冤假错案的步伐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为开展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打下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1982年宪法 增加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规定,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阶段 2.改革开放进程 阶段 改革 开放 理论突破 探索阶段(1978年至1992年) (1)在农村,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在城市,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主要内容进行试点,国营企业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1)1980年,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2)相继开放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建立海南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 (1)1982年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 (2)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深化阶段(1992年至20世纪末)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建立起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1)1992年南方谈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对加快推进改革开放产生深远影响。 (2)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21世纪以来 21世纪初,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提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 (1)2002年中共十六大: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2007年中共十七大: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括提出 内容 地位确立 邓小平理论 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中共十五大上被写入党章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 中共十六大上被写入党章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 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中共十七大上被写入党章,中共十八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意义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 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