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认清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的形成过程及意义的系统认识。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中共十八大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中共十八大———2012年11月 报告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主线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总任务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目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意义 中共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2)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①本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②实现途径: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2.中共十九大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中共十九大———2017年10月 报告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主要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目标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指导思想 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内容:习近平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②意义: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3.中共二十大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1)时间:2022年10月。 (2)内容 报告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中心任务 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意义:中共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内涵:“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2)历程 ①2013年,习近平提出“精准扶贫”理念; ②2020年,最后九个贫困县实现贫困退出; ③2021年,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3)意义 ①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任务; ②锻造形成了脱贫攻坚精神; ③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④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2.综合国力显著提升 经济 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国内生产总值和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 科技 国家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生活 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体系 军事 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 3.在应对风险挑战中推进各项事业 (1)国际:针对保护主义抬头、单边霸凌的逆流,采取有力反制措施,捍卫自身合法利益,捍卫自由贸易和多边体制。 (2)国家安全 ①中央政府坚定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法打击和惩治暴力犯罪活动,止暴制乱,恢复秩序。 ②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 (3)台湾问题 ①2015年,两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