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元素养测评卷(一) 范围:第一单元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60分,第Ⅱ卷40分,共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2024·河南南阳月考] 早期人类从迁徙逐渐转向定居。定居方式的出现,推动了语言交流的形成,进一步促使文字产生。同时,定居点的扩大也必然推动城市、青铜器等的出现,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据此可知,推动人类文明诞生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 ) A.农业的不断发展 B.语言交流的形成 C.金属工具的出现 D.阶级对立和私有制度 2.农耕生产的增长率大于游牧生产的增长率。农耕必然导致定居,随之而来的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有较大的和较为稳定的连续承袭的可能……在游牧世界和农耕世界的接壤地区,并不存在一个明确的、不可逾越的界线。这可用来说明 ( ) A.农耕文明的保守性和封闭性 B.游牧文明的扩张性与开放性 C.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交融性 D.世界文明呈现多元一体格局 3.下表所示为世界不同地区古代文明的重要成果。这表明 ( ) 地区 成果 两河流域 城邦治理、泥版文书、法典、学校以及帝国的实践 埃及 国家治理、象形文字、金字塔、灌溉农业 古罗马 共和制、拉丁文、大竞技场、罗马法、地中海地区的一统 中国 大一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治理、科举制、四大发明 A.世界古代文明发展普遍缺乏连续性 B.文明优劣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文明的发展以地区间的交流为前提 D.不同地区文明带有鲜明的地域特征 4.《汉谟拉比法典》在前言和结语部分都提到:法典的制定来自神的旨意,后世若违背法典就是违背神意,必然遭到“神罚”。这一现象的出现源于 ( ) A.宗教祭司对世俗贵族的支配 B.“王在法下”政治传统的深远影响 C.商品经济和契约精神的发展 D.人民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较低 5.[2024·安徽部分名校月考] 约公元前2800年至前2371年,两河流域南部处于苏美尔早王朝时期,是苏美尔文明的成熟期。这主要表现在 ( ) A.原始农业开始产生 B.君主专制制度建立 C.一系列城市国家出现 D.统一的大帝国兴起 6.古代埃及人将一年分为3个季节:第一个季节叫阿赫特,意为“泛滥”,又称泛滥季;第二个季节叫佩雷特,意即河水退却,也称播种季;第三个季节叫夏矛,是“无水”季节,也叫收获季。这种划分反映出古埃及文明 ( ) A.数学方面的成就突出 B.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 C.天文历法的高度发达 D.农耕技术水平的高超 7.[2024·山东青岛月考] 观察下图,它们 ( ) 古埃及文字 中国古代文字 A.体现了文化多元特色 B.体现了生产生活内容 C.说明了阶级分化本质 D.反映了文化隔阂差异 8.[2024·河北张家口月考] 据载,公元前6—公元2世纪的印度,有的婆罗门用男奴隶耕田,用女奴隶磨面;有的婆罗门父子二人下田耕作,却令奴隶负责送饭。这反映出当时印度 ( ) A.伦理道德得到推崇 B.奴隶制经济逐渐兴起 C.种姓制度受到冲击 D.婆罗门地位不断下降 9.[2024·广东佛山月考] 某学生在学习中,整理了世界古代文明的部分信息(如下图)。图示文明呈现的特征是 ( ) A.大河文明,相对独立 B.相对独立,海洋文明 C.海洋文明,交往密切 D.交往密切,大河文明 10.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的民主属于自治式的民主、盲目的自由,其实是把多数人认为的真理当作真理,而不是把真理本身作为真理。这说明雅典民主制度 ( ) A.是小国寡民城邦的产物 B.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 C.在民主运作上缺乏理性 D.实际上是少数人的民主 11.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载,约公元前630年,铁拉岛7年无雨,颗粒无收,于是铁拉人用抽签的办法从每两兄弟中选一人到非洲殖民。中签者泪流满面地离开家乡,结成生死与共的患难弟兄,终于在异乡开辟出一片新天地。据此可知古希腊的扩张方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