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75249

8.2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课件(共31张PPT)

日期:2025-05-17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5次 大小:367208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中华,传统,美德,行者,课件,31张
  • cover
(课件网) 8.2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政治认同:我们要大力弘扬和践行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 道德素养:我们应当孝敬老人,爱护亲人。 健全人格:当他人身处困境时,我们应当主动伸出援助之手。 责任意识: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应当自立自强、刚健有为,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不断开辟人生的新天地。 学习重点: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学习难点: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核心素养目标 1.为什么要践行中华传统美德?P68 2.如何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P69-P71 自学导航(P68-72) 为什么要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壹 阅读并分享:寻找身边的“中国好人”,分享他们的故事,感受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 答案与解析:“中国好人”所做的事情就是日常点滴之事,正所谓“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刘向《说苑》),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凡人善举,感悟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懂得在传递和汇集关切、善意、温暖中共同建设充满爱心与温情的社会。 生活观察:阅读课本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 1.中华传统美德的时代价值:P68 中华传统美德是进行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 在生活中,我们要大力弘扬和践行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 自强不息 出自《周易》 “自己努力向上,强大自己,永不懈怠停息” 扶危济困 《管子》《孟子》中有相关记载 彰显中华民族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的凝聚力 见义勇为 出自《论语》 “勇敢地做合乎道义的事情” 孝老爱亲 《孟子》有相关记载 “对长辈要有敬爱之心,对亲人要有亲爱之心” 敬业乐群 出自《礼记》 “认真恭谨地对待自己的分内之事,乐于与人相处” 如何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贰 于敏-潜心研究 攻克困难 1961年,我国核物理学家于敏开始从原子核理论研究转入氢弹原理研究和核武器研制。当时,我国想要研究氢弹,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于敏和他的团队几乎是从零开始,依靠他们的勤奋和智慧进行理论探索。通过不懈努力,他们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问题,形成了中国独立发展的氢弹构型,世人称为“于敏构型”。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书写了中国人用最快速度独立研制出氢弹的奇迹。 从于敏身上,你看到了怎样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如何践行这种美德? 做自强不息的人。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应当自立自强、刚健有为,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不断开辟人生的新天地。 原因: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的精神动力。 做法: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应当自立自强、刚健有为,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不断开辟人生的新天地。 ①做自强不息的人。 自强不息,出自《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释义:自强:自己努力。不息:不停止。即自己努力向上,永不停息。 2.如何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1981年3月,刚从河北农业大学毕业、留校任教的李保国走进太行山,来到邢台县前南峪村,投身山区生态治理,帮助当地农民发家致富。李保国和他的团队直接帮扶村庄40多个,间接带动百余个村庄发展,技术示范推广总面积上千万亩,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800余次,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帮助农民增收数十亿元。 (1)李保国的故事体现了什么传统美德?具有怎样的意义? (2)我们如何践行这一传统美德? ①对待学习和工作,我们要专心致志,爱岗敬业,尽职尽责。 ②我们要乐于与他人交往,在集体中与人和睦相处、团结协作。 李保国还为群众办夜校,开展技术培训。村民们称他是“农民教授”“科技财神”“太行新愚公”。李保国把最好的论文写在了河北大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