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75313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学习任务单-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3(统编版2019)

日期:2025-05-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75次 大小:2152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4--2025,统编,必修,选择性,历史,高中
  • cover
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历史 年级 高一 学期 秋季 课题 10.辽夏金元的统治 学习目标 1.结合历史地图,梳理辽夏金元政权更迭表,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的历程。(时空观念) 2.提炼史料信息,归纳少数民族政治制度建设的特点与共通之处。(史料实证) 3.深度探究制度、民族关系之间的联动,深刻理解辽夏金元政治制度与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之间的关系。(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课前学习任务 1.在教科书中标记辽、西夏、金、元的建立与灭亡过程。 2.对照地图,寻找各政权都城所在处。 3.梳理辽、西夏、金、元政权制度建设的史实。 4.根据地图,指出元朝管辖原蒙古部、西夏、吐蕃地区的行政区划名称。 课上学习任务 辽宋夏金的政权鼎峙与发展 任务一:辽宋夏金的政权更迭 阅读教材P58-60,完成辽宋夏金政权更迭表。 观察地图思考金朝迁都燕京的原因。 任务二:辽夏金少数民族制度建设 女真人在进入中原后……大力提倡和推崇儒家思想。在金代无孔庙之处必须修建,凡有孔庙之处必办学校……孔子的陵墓也得到了保护。……世宗不但修葺曲阜孔子墓,拨百姓十人守护陵墓。 耶律阿保机建国称帝后,深切感到要统治诺大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个精神支柱,决定把尊孔崇儒定为基本国策,并修建了孔子庙…… 西夏虽偏居西北一隅,但汉文化基础深厚……元昊也很注意从汉人世子中网罗儒学人才,为自己的统治服务。 ———郑师渠《中国文化通史(辽西夏金元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思考辽夏金少数民族政权尊孔崇儒原因。 请阅读教材P58-60,梳理辽、夏、金巩固政权的制度措施。 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辽史·百官志一》 根据表格并结合教材P58【学思之窗】,思考辽夏金统治的共同点。 元朝统一与发展 任务一:阅读教材P60-61,结合地图梳理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的过程。 地图来源:部编版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2022年印刷第61页。 任务二:元朝的制度建设 为了维系人心,元太宗(窝阔台)下诏以孔子五十一世孙元措袭封衍圣公,敕修孔子庙,并在俘虏中拔擢儒士……中统元年(1260年)忽必烈即位后,大儒许衡就向忽必烈建议:“考之前代北方奄(覆盖)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可长久。“ 这一建议为忽必烈所采纳。 ———郑师渠《中国文化通史(辽西夏金元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说你对许衡观点的认识。 任务三:元朝的制度创新 根据地图,说说元朝地方管理制度名称,并指出管辖原蒙古部、西夏、吐蕃地区的行政区划名称。 观察地图并结合所学,分析元朝行省设立的特点。 元朝行省的划界原则,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目的是从根本上消除行省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一方民众之心,这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史上具有转折意义。———范红军《元代设行省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 “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并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行中书省的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行省制度的意义。 任务四:元朝的民族关系 元朝疆域广阔,民族种类繁多。很多蒙古人迁入中原同汉族杂居相处,来自中亚、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移居中国。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一个新的民族———回回。 面对多民族杂居局面,元朝推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说一说该政策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探究:结合所学,谈谈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元朝以前的中国历史,包括汉、唐在内本质上属于“小中国”。到了元朝,加上此前辽金等北方少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