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75428

5.12 植物维持生物圈的稳定 同步练习(含答案)苏科版(2024)生物学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5-15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4次 大小:3888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七年级,生物学,2024,苏科版,答案,5.12
  • cover
苏科版生物学七下12章植物维持生物圈的稳定 一、选择题 1.下图为“验证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向甲、乙、丙三个锥形瓶内加入等量的清水,各滴入等量的0.1%溴麝香草酚蓝(BTB)溶液,再用吸管分别向各瓶内吹气,使溶液由淡蓝色变成黄色。甲、乙瓶内放入等量的新鲜水生植物,丙瓶内不放,密封后把甲瓶放到黑暗处,乙、丙瓶放到阳光下。2~3小时后,观察三个瓶内BTB溶液的颜色变化,其中能够变成淡蓝色的是(  ) A.甲瓶 B.乙瓶 C.丙瓶 2.若要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以下甲、乙、丙、丁四套装置,你会选择( ) A.甲和丙 B.甲和乙 C.乙和丙 D.乙和丁 3.植树造林既能绿化环境,又能控制温室效应,其控制温室效应的依据是( ) A.绿色植物能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 B.绿色植物呼吸作用能放出氧气 C.森林覆盖可以防风固沙 D.绿色植物可以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4.植树造林有利于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是因为绿色植物能进行(  )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蒸腾作用 D.运输作用 5.中国科学家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重大颠覆性、原创性突破———国际上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在植物体内,能实现这一过程的生理作用是(  ) A.吸收作用 B.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 D.蒸腾作用 6.农民发现堆放在仓库中的新鲜马铃薯会发热,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马铃薯中的水分导致发热 B.马铃薯缺乏氧气导致发热 C.马铃薯吸收了环境中的热量 D.马铃薯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热量 7.人体呼吸作用最重要的意义是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 A.二氧化碳 B.氧气 C.葡萄糖 D.能量 8.兴趣小组在一密闭环境下利用仪器探究金鱼藻释放氧气的情况,测量并计算后绘制成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B.B点光合作用的强度等于呼吸作用的强度 C.C点产生氧气的量等于消耗氧气的量 D.D点之后金鱼藻不再进行光合作用 9.炎热的夏天走到树荫下会明显感觉空气湿润,凉爽宜人,其原因是(  ) A.光合作用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浓度和空气的温度 B.呼吸作用吸收了大量的热量,降低了空气的温度 C.蒸腾作用降低了温度,提高了周围空气的湿度 D.呼吸作用产生了大量的水,提高了空气的湿度 10.夏季西瓜植株上结出大西瓜期间,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 A.光合作用结出大西瓜 B.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 C.溶解根吸收的无机盐 D.蒸腾作用 11.当踏入山林时,会感到空气特别清新和湿润,这主要是由于(  ) A.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植物的分泌物有杀菌作用 C.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D.植物的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 12.下列做法属于运用蒸腾作用原理的是( ) ①移栽树木时去掉部分枝叶 ②立体种植 ③对移栽后的菜苗进行遮阳 ④在阴天或傍晚移栽植物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3.下列有关植物呼吸与呼吸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体只在白天进行呼吸 B.植物体的任何器官都进行呼吸 C.呼吸作用的强弱受温度的影响 D.呼吸作用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4.下列农业措施主要是为了抑制呼吸作用的是( ) A.农田淹水后及时排涝 B.种庄稼时进行合理密植 C.提高温室中二氧化碳浓度 D.向封闭粮仓充入氮气并保持低温 15.下列实验装置,能验证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的是(  ) A. B. C. D. 16.“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操作与目的有误的是(  ) 选项 操作 目的 A 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 消耗或运走叶片内原有的淀粉 B 将叶片一部分上下两面用黑纸片遮盖起来 设置有光和无光的对照 C 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直接加热 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D 向漂洗干净的叶片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