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单选题 1.有一器物“黑如漆、亮如镜、薄如壳、硬如瓷,掂之飘忽若无,敲击铮铮有声”,被誉为“四千年前 地球文明的最佳制作”。这一器物是( ) A.仰韶文化的彩绘陶器 B.龙山文化的“蛋壳陶” C.良渚文化的精美玉琮 D.西周时期的青铜何尊 2.战国有一学派认为,统治者是通过“尚贤”选取的有德之人;社会成员拥有“兼爱”的品质;下级 完全听从上级命令,形成“尚同”的社会意志。据此判断,这一学派是(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3.《汉书》载,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是“蜀郡成都人”。从地方行政制度来看,当时“成都”的层级是( ) A.省 B.府 C.州 D.县 4.小华同学归纳整理了中国某一历史阶段的关键词。在下表①②处填入最为合适的是( ) 民族方面 五族内迁,逐步交融 政治方面 ① 经济方面 ② 文化方面 建安文学、《齐民要术》 A.三公九卿制 统一度量衡 B.九品中正制 江南开发 C.三省六部制 两税法 D.猛安谋克制 出现纸币交子 5.北宋苏辙在论科举取士时说:“凡今农、工、商贸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当代学者通过研究明清12226名进士的出身,发现其中有30.2%的进士前三代皆为平民。这说明科举制( ) A.扩大了统治基础 B.促进了文学发展 C.强化了门第观念 D.提高了官员素质 6.近代一有识之士认为,中国要强盛起来,应当着手建立近代工业,“尽得西洋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 并把这一认识化为具体方案写入《海国图志》中。这位有识之士是( ) A.林则徐 B.魏源 C.曾国藩 D.左宗棠 7.有史学家在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认为:这是一场中国历史上空前广大的人民解放斗争,它的号角响彻珠江流域、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80多年来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统治的基础第一次被动摇,继承袁世凯衣钵的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从此土崩瓦解。这一历史事件是( ) A.护国战争 B.北伐战争 C.秋收起义 D.渡江战役 8.新中国成立后,一大批科学家“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他们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铸就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他们”的代表有( ) A.邓稼先 B.焦裕禄 C.张桂梅 D.翟志刚 9.2024年4月25日报载,浩瀚的太空中,中国空间站发射入轨已满1000天;希望的田野上,中国农业科学院选育的新品种,创下盐碱地油菜高产新纪录;忙碌的工厂里,5G通讯、数字新技术广泛应用,汽车制造智能化不断升级。这充分显示了中国( ) A.现代农业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B.基础设施建设走在了世界前列 C.科技创新和制造实力大大增强 D.人民生活水平全方位改善提高 10.文字极为重要,它能让社会生活留下记录。下图所示为古代西亚文字创制示意图,①②处对应正确的是( ) A.楔形文字 字母文字 B.玛雅文字字母文字 C.象形文字 楔形文字 D.象形文字 玛雅文字 11.有史学家评论道: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继续存在与发展。这个帝国,名义上是罗马帝国正统的延续,但逐渐希腊化了。它有帝国之名,却不断丧失土地,沦落为一个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地方势力。这个帝国又称( ) A.赫梯帝国 B.波斯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奥斯曼帝国 12.有西方观察家发现:日本从一个封建、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化、技术先进的社会,只用了略超过半个世纪的时间。这一“社会转变”的完成主要得益于( ) A.大化改新 B.幕府政治 C.庄园经济 D.明治维新 13.国内战争让苏俄付出了沉重代价……旱灾让粮食问题更为严峻,并引发了严重饥荒,农业灾难还伴随着工业崩溃。为了将国家从深渊的边缘拉回来,这一年,苏俄政府实施了新经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