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规则 以抢答形式展开, 第一个举手的学生需说明该行为是否违法, 解释理由,并说出对应法律名称。 法律红绿灯 法律红绿灯 1 小明闯红灯过马路。 2 小杰因心情不好,用石块砸坏公交站台的广告牌。 3 小刚在网上购买游戏账号,卖家收钱后消失。 4 小强捡到他人手机后拒绝归还,称“谁捡到归谁”。 5 小芳未满12周岁,偷偷骑共享单车上路。 6 小欣看到老人摔倒,主动扶起并联系其家人。 《道路交通安全法》 《治安管理处罚法》 《民法典》 《民法典》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民法典》 第十一课 远离违法犯罪 法不可违 法与少年的N次对话:从规则到责任的成长课 违法行为和分类 02 违法的后果 03 一般违法行为 的责任 04 法律的作用 01 学习目标 环节一 环节一 法护秩序 初探规则之力 如果社会没有法律,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辩论赛:法律是束缚还是保护? 观点一 法律是束缚, 限制我们的许多行为。 观点二 法律是保护, 护卫着我们的合法权益。 思考:以下法律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01 第二十二条 机动车驾驶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 《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百九十五条 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民法典》 02 第十二条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治安管理处罚法》 03 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刑法》 04 课堂笔记 1.法律的作用。(P94) ①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明确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违法的,为人们是否实施某种行为提供了方向指引。 ②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环节二 环节二 法辨是非 破解违法谜题 违法类型“侦探游戏” 行为二 小张心存侥幸,认为自己无证驾驶电动车不会被处罚。 行为三 小李和朋友一起去小区某户盗窃财物,价值约2000元。 行为一 小明发现自己的照片被制作成表情包上传到网络上。 违法行为鉴定表 行为 违法类型 后果 法律依据 肖像被侵犯 无证驾驶 盗窃财物 行政违法 刑事违法 民事违法 侵权人需停止侵害,赔偿损失,赔礼道歉。 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并处15日以下行政拘留。 《民法典》 (通常1000元至3000元以上):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 《道路交通安全法》 《刑法》 课堂笔记 2.违法行为和分类。(P94) (1)含义: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应受惩罚的行为。 (2)分类:违法行为通常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①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是民事违法行为。 ②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承担行政责任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 ③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是刑事违法行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 违法行为类型 违反法律规范 承担法律责任 对社会的危害程度 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形式违法行为6 违反行政法律规范 违反刑事法律规犯 违反民事法律规范 承担民事责任 承担行政责任 相对轻微 (一般违法行为) 承担刑事责任 严重犯罪 环节三 环节三 法明责任 模拟庭审现场 我是小法官 百度高管女儿开盒素人事件 一名孕妇因在社交媒体评论韩国女星张元英“坐头等舱不算辛苦”,遭部分粉丝攻击。 2025年3月,百度副总裁谢广军13岁的女儿通过“开盒”手段恶意公开孕妇网友的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等隐私信息,并煽动网络暴力,谢广军在朋友圈承认并道歉。该事件引发公众对未成年人网络行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