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之说明文 备战 2025 年中考英语新课标(核心素养)二轮复习之优秀 生拔高重难题型特训 【预测分析】 一、重难点解析 1、逻辑结构与信息整合 复杂逻辑链:说明文常通过因果(due to)、对 比(vs.)、步骤(①→②)等逻辑关系展开, 需理清段落间及句间逻辑(如“现象→原因→解决方案”)。 多维度信息分布:同一主题的信息可能分散在不同段落,需跨段落整合(如环保类文章中“问 题”与“措施”分述)。 2、专业术语与长难句 学科词汇:科技类(如 algorithm 算法)、环保类(如 carbon emission 碳排放)等术语需结 合上下文推测。 嵌套句式:含定语从句、被动语态的长句需拆解主干(如“Devices that use solar energy can reduce pollution”→“Devices reduce pollution”)。 3、干扰项设计 偷换概念:如将“reduce”改为“eliminate”(减少→消除)。 无中生有:选项包含原文未提及的结论(如“AI will replace teachers”无依据)。 4、主旨与意图推断 隐含目的:需区分客观描述(事实)与主观观点(如“may be”表推测)。 结构特征:首尾段常点明主旨,但部分文章需综合各段核心句提炼。 二、解题步骤与技巧 1、速读定位结构(2 分钟) 标记逻辑信号词:因果(because)、举例(for example)、转折(however),辅助划分段 落层次。 绘制思维导图:用符号标注“总-分”关系(如●→●)、步骤顺序(①→②→③)。 2、精准定位细节(3 分钟) 关键词定位法:锁定题干中的数字(2025)、专有名词(Guangdong)、技术术语(5G)回 原文匹配。 限定词验证:注意选项修饰词(如“main purpose”需关注首尾段,“best describes”需匹配最佳 选项)。 3、逻辑推理与验证(2 分钟) 因果推断:若文中提到“due to climate change”,需关联环境问题的影响。 同义替换验证:正确选项常对原文改写(如“efficient”对应“save time and energy”)。 排除绝对化选项:含“only”“absolutely”的选项多为错误。 4、主旨与意图判断(1 分钟) 首尾段分析法:总结首段引入对象、尾段升华主题的句子(如“...is crucia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高频词聚焦:重复出现的名词(如“AI”)即为核心说明对象。 三、2025 年命题趋势预测 1、选材方向 本土化科技:聚焦广东创新成果(如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城市项目、广深港高铁技术)。 跨学科融合:结合历史(如岭南建筑技艺)、生态(如红树林保护)等场景,考查知识迁移 能力。 社会热点: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AI 伦理(AI ethics)等话题占比提升。 2、题型创新 非连续性文本:图文结合(如流程图+说明文字)、数据图表(柱状图对比技术参数)。 开放性设问:如“如何将文中技术应用于校园?”需结合实际提出建议。 3、高频考点分布 细节理解(45%):数据、步骤、特征等直接信息。 推理判断(30%):隐含因果、作者意图(如呼吁环保行动)。 主旨与结构(20%):段落大意、文章目的。 词义猜测(5%):通过上下文或构词法(如 un-表否定)推测生词。 四、备考策略 1、高频主题词汇积累 分类记忆:按领域整理术语(科技类:innovation, prototype;环保类:recyclable, degradation)。 真题复盘:精析近三年广东真题,标注术语及逻辑词(如“however”表转折)。 2、逻辑思维专项训练 逻辑链拆解:每日拆解 1 篇说明文,用箭头标注因果(如“污染→健康问题→政策出台”)。 长难句分析:每日精析 3 句含定语从句或被动语态的句子,提炼主干。 3、真题模拟与技巧强化 限时训练:每周完成 3 篇广东模拟题,严格计时(8 分钟/篇),强化速度与准确率。 错题归因:按“逻辑误判”“术语生疏”“干扰项陷阱”分类总结,针对性突破。 4、本土化素材拓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