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1.人教第六单元课题1习题改编[2024安阳二模]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是我国独有的书法绘画工具。“墨”的主要成分是( ) A.C B.Si C.P D.Fe 2.[2024广西中考]碳元素的开发与利用贯穿人类发展史。下列含碳物质最早被人类利用的是 ( ) A.煤炭 B.C60 C.石墨烯 D.碳纳米管 3.[2024长沙中考]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含碳物质中,常用于去除冰箱、汽车中异味的是 ( ) A.金刚石 B.石墨 C.活性炭 D.C60 4.[2024云南中考]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CO可用于冶炼金属 B.CO和CO2不能相互转化 C.用墨绘制的画能保存长时间不变色 D.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 5.人教第六单元课题3“探究”变式下列实验室制取CO2的相关图示不正确的是 ( ) A.制CO2的试剂 B.发生装置 C.干燥装置 D.收集装置 6.[原创新题]某同学在做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后,欲探究废液中可能存在的物质,下列试剂中可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硝酸银溶液 B.酚酞溶液 C.石灰石 D.氢氧化钙溶液 7.人教第六单元复习与提高习题变式CO、CO2都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但它们化学性质不同的微观原因是 ;一氧化碳若与人体内的 结合,会使人中毒;二氧化碳气体经压缩可用来填充干冰灭火器,从分子观点解释其原因: 。 8.[2024长春中考]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用该方法制取CO2的发生装置应选择 (填字母)。 (3)用装置C收集CO2,验满的操作为 。 9.[原创新题]A、B、C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 (1)若B、C组成元素相同且B会引起温室效应,则B→C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A、B、C均含有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且A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则A→C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A、B、C所属物质类别不同,B的溶液呈蓝色且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则A的化学式为 。 10.[原创新题]某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CO2,并模拟自然界中CO2的循环。 A B (1)请写出用A装置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 (2)将B装置放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写出检验该气体的操作。 1.新教材新增跨学科实践活动[2024扬州中考]自然界存在多种元素及物质的循环。下图表示的是自然界中的 ( ) A.氮循环 B.硫循环 C.碳循环 D.水循环 2.人教第六单元课题1习题新增题型[2024贵州中考]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自然界中,天然金刚石较少。人工合成金刚石通常需要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才能进行。近期,科学家在一个标准大气压、1 025 ℃条件下,将硅融入镓、铁、镍组成的液态金属中,通入甲烷(CH4)气体,硅(Si)与甲烷反应生成四氢化硅(SiH4)和石墨(C),石墨在液态金属表面转化成金刚石薄膜,其转化过程如图1和图2。金刚石薄膜具有良好的光学透明性和高度的化学稳定性,在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图 2 (1)从宏观上看,甲烷由 元素组成。从微观上看,金刚石由 构成。 (2)图1生成石墨的化学方程式为 ,图2变化的微观实质是 。 (3)金刚石薄膜的性质有 。 1.[原创新题]二氧化碳是一种与人类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气体。某小组以“二氧化碳”为主题开展如下项目式学习。 Ⅰ.认识二氧化碳 (1)我国将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属于空气污染物 B.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 C.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 D.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Ⅱ.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及性质探究 利用下列装置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进行性质探究。 (2)实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