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77689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学生版+教师版) 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河南)

日期:2025-05-15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7次 大小:2996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三,复习,专题,一轮,化学,中考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1.新教材新增科学家下列中国科学家中,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 B )           A.徐寿 B.张青莲 C.侯德榜 D.徐光宪 2.[2024省实验四模]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C ) A.Fe B.NaCl C.NH3 D.CuSO4 3.新情境·传统文化 [2024贵州中考]唐朝诗人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有诗句“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能闻到荷花香的原因是( C )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的体积很小 4.新考法·解决实际问题 如图为安装在宾馆、仓库等处天花板的自动喷水灭火装置。室内起火时,密封在装置内的液体体积膨胀,冲破水管阀门,实现喷水灭火。起火时,液体体积膨胀是因为液体分子 ( B ) A.质量变大 B.间隔变大 C.数量变多 D.引力变大 5.人教第三单元课题2图片素材[2024云南中考]下图为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 ) A.每个氯离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B.钠原子在该反应中形成了阴离子 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D.钠离子和氯离子的结构都相对稳定 6.新考法·实验创新 [2024陕西中考]下图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B内溶液已变为无色,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 ) A.烧杯B内溶液无色说明溶液呈中性 B.烧杯A内溶液的质量变大 C.烧杯B内溶液颜色的变化是因为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D.上述实验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7.[2024省实验三模]金属镓有“电子工业脊梁”的美誉,应用于半导体和光电材料等领域。镓元素的部分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D ) A.m=31 B.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 C.镓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电子 D.镓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8.[2024许昌二模]硅是太阳能电池和电脑芯片中不可缺少的材料。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和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C ) A.图中的x为8 B.硅属于非金属元素 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 D.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 9.从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的视角研究物质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B ) A.干冰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B.氯化钠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 C.元素是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微观粒子的总称 D.质子、中子、电子是构成原子的必要微观粒子 10.[2024甘肃中考]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汞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图1       图2 (1)图1中数字200.6的含义是 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0.6 ,图2中x的数值是 2 。 (2)由图2可知,汞原子失去2个电子后形成粒子的符号是 Hg2+ 。 (3)甘汞常用于防腐剂和制药工业,其化学式为Hg2Cl2,Hg2Cl2中汞元素的化合价为 +1 。 (4)《神农本草经》记载,将丹砂(主要成分是HgS)在空气中焙烧,就会得到汞,同时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变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HgS+O2Hg+SO2 。 11.[2024南充中考]硒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一种富硒酵母片含有硒、钠、镁、氧等元素。相关元素的信息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硒原子的质子数是 34 ,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78.96 。 (2)钠、镁、氧三种元素,与硒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O (填元素符号)。 (3)B和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l2O3 。 12.新课标·模型构建 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甲为粒子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其中①表示的是 原子 。 (2)乙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当x= 18 时,该粒子是原子。 (3)丙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的粒子是 分子 (填“原子”或“分子”),变化过程中同种原子的个数 没有 (填“有”或“没有”)改变;参加反应的A2与B2两种物质的分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