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78688

时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常考考点 梳理练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下学期小升初会考复习备考

日期:2025-05-1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75次 大小:12367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时文,小学,复习,会考,小升,学期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时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常考考点 梳理练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下学期小升初会考复习备考 一、现代文阅读 赶非遗文化大集,体验传统文化魅力。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材料一】随着《端午奇妙游》的播出,在《唐宫夜宴》《元宵奇妙夜》《清明时节奇妙游》之后,河南卫视再次凭借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耕细作而“出圈”。“娱乐至上,流量为王”的时代,当很多人、很多平台都在追求流量、推崇娱乐明星之时,河南卫视如一股清流般席卷海内外,重新燃起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自信。河南卫视的《端午奇妙游》虽然没有明星大咖,也没有什么华丽的舞台,大部分都是实地取景,但是节目背后却有着无尽的文化资源和节目组所有人员对中原文化、中华文化的热爱和钻研。正如《人民日报》评论所说“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守住初心,持续出新,才有不断“出圈”的精品,才有坚定的文化自信。 【材料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中璀璨的瑰宝,只有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才能最大程度地确保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完整性,因此,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传承优秀中国传统文化至关重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是国家出台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保护、传承的法律法规,在2006年10月25日文化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于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 【材料三】非遗传承在表达方式和传播方式上也要与时俱进。例如光明网充分调动多种优质资源,线上线下结合,通过“致非遗,敬匠心”“青春遇见戏”等直播活动,让网友近距离地了解非遗技艺,了解非遗传承人,并把传承人培育成“网红”,全方位、立体式地呈现出非遗项目蕴含的文化内涵与精神价值,引起了网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把非遗“激活”了。 1.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①河南卫视通过借鉴其他卫视的《唐宫夜宴》《元宵奇妙夜》《清明时节奇妙游》栏目,推出自己的《端午奇妙游》而获得众多赞誉。( ) ②只有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耕细作,守住初心,持续出新,才能“出圈”。( ) ③我国有专门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法规。( ) 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古人智慧的传承,在表达方式和传播方式上应“以古人之规矩”。( ) 2.《端午奇妙游》之所以会获得众多赞誉,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 ,二是 。 3.读了这三则材料,你认为作者主要想表达一种怎样的观点?( ) A.我们要认真学习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法规。 B.要想“出圈”,一定要千方百计地吸引人们的眼球。 C.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中华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建设文化强国。 4.结合上面三则材料和自己的生活经历,简要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至少说出两点)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202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考察,他对侗族大歌的传承与创新十分关心,鼓励大家要利用好非遗项目,展现民族特色,带动经济发展。侗族向来以歌传情达意,在送总书记离开侗寨时,大家自发唱起了《侗歌声声唱给党》。 【材料二】侗族大歌,流行于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的黎平县、从江县、榕江县等侗族聚居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传统音乐。2006年5月20日,贵州省黎平县申报的侗族大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侗族大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材料三】 侗族大歌歌唱的主要内容 鼓楼大歌 侗语称“嘎得楼” 用于迎接宾客时在鼓楼里演唱的大歌,由主客男女双方歌队对歌,内容以情歌、叙事歌为主。 声音大歌 侗语称“嘎唆”“嘎套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