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安徽省安庆市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明代李时珍曾描述了豆腐的做法:“(以豆)水浸硙碎,滤去渣,煎成,以盐卤汁或山叶或酸浆、醋淀就釜收之。”下列豆腐制作的主要工序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浸泡 B.磨浆 C.滤浆 D.煮浆 2.我们要主动践行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中,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作物收割后,秸秆粉碎埋入土里 B.外出露营时,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 C.欢度节日时,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D.矿泉水饮完,随手扔掉废弃塑料瓶 3.下列物质的归类正确的是 A.纯净物:液氨 干冰 石灰乳 B.碱:纯碱 火碱 消石灰 C.人体供能物质:淀粉 油脂 蛋白质 D.合成材料:涤纶 塑料 合金 4.银针是中医针灸的常用器械,下图是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银原子质子数为47 B.银金属活动性较弱 C.银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D.相对原子质量为107.9 5.探究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是否发生反应的实验中,一定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A.烧杯 B.集气瓶 C.滴瓶 D.玻璃棒 6.《哪吒之魔童闹海》中的“七色宝莲”即为莲藕。莲藕切开后易变色的原因之一是含有鞣质等酚类物质———原花青素(C30H12O6)。下列关于原花青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原花青素分子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5∶1 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每个原花青素分子中含有6个水分子 7.小组同学进行如图所示实验,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一段时间后烧杯A内溶液质量变小 B.一段时间后烧杯B内溶液变红 C.该实验说明盐酸具有酸性 D.该实验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能源,主要成分为甲烷(CH4)。利用甲烷在高温、Cu-Pd催化作用下分解可制取新型碳单质材料———石墨烯,石墨烯具有很高的强度和优良的导电性能。利用甲烷催化还可制取氢气。一种甲烷水蒸气催化制氢的透氢膜反应器如图所示,通入的甲烷和水蒸气在高温和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是吸热反应),一部分氢气通过透氢膜与膜外侧通入的氧气反应。 8.有关甲烷和水蒸气制取氢气的反应,下列是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参加反应分子个数比为1∶1 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D.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不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气和氢气均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透氢膜反应器内生成的CO与H2被完全分离 C.部分氢气与膜外侧氧气反应,为制氢提供热量 D.石墨烯具有优良的导电性,是一种金属单质 10.陆游的笔记记载“蜀中有夹瓷盏……可省油之半”“一端作小窍,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夹瓷盏被称为省油灯,用棉绳做炷(灯芯),上层盏盛油,下层盏盛水。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棉绳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B.夹瓷盏的照明过程中,主要可燃物是油 C.“每夕一易之”说明下层盏中的水不断减少,要及时添加 D.下层水吸热,降低油的着火点从而达到省油目的 11.下述实践活动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劳动实践 原因解释 A 用硝酸铵自制化学“冰袋” 硝酸铵溶解时吸热 B 监测空气中SO2含量 SO2属于空气污染物 C 自制水分子结构模型 水分子由氢、氧原子构成 D 用柠檬酸除水垢(含碳酸钙) 碳酸钙被酸中和 A.A B.B C.C D.D 12.《本草纲目》记载:“火药乃焰硝、硫黄、杉木炭所合……”,焰硝经处理可得到含少量NaCl的KNO3溶液,将其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最终得到较纯净的KNO3固体。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Cl的溶解度小于KNO3的溶解度 B.“蒸发浓缩”是为了获得NaCl的饱和溶液 C.“冷却结晶”时析出的是KNO3晶体 D.“过滤”所得滤液中的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