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79997

5.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38页) 2024-2025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日期:2025-11-28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0次 大小:81083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二,必修,地理,高中,2019,教版
  • cover
(课件网) 寂静的春天 1962 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R. L. Carson,1907—1964)撰写的《寂静的春天》一书,唤起了人们的环境意识,引发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使得环境保护问题摆到了各国政府的桌面上,各种环境保护组织纷纷成立,从而促使联合国于 1972 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签署了《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开启了环境保护事业。 探究一:春天本来是鲜花盛开、百鸟齐鸣的美好季节,而《寂静的春天》却向我们描述了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寂静世界。为什么会这样呢? 探究二:议一议,《寂静的春天》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轰动? 人类面临的主要 环 境 问 题 第五章第一节 课程标准 1 学习目标 2 核心素养 3 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结合案例,分析环境问题的类型及地区差异性。 结合案例,分析具体的环境问题。 综合思维:从空间和时间角度综合分析全球性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影响。 人地协调:通过对环境问题的分析,树立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和人地协调观。 Part 1 环 境 问 题 的 概 念 与 类 型 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一般指由于自然界或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失调,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环境问题类型 环境问题 分类 环境污染 由环境污染演化的问题 生态破坏 资源衰竭问题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 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 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环境问题产生一般机制 机制一: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资源短缺) 机制二: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课堂互动--环境问题的地区差异性 活动一:不同学者对环境问题有着不同的分类方法。将下列环境问题按照所示范的形式,与其划分类型用线连接起来,并说明连接的理由? 活动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各有什么特点?试举例进行说明? 发达国家环境问题较发展中国家轻,主要以臭氧层破坏、全球性气候变化、海洋污染,酸雨等环境污染问题为主,并将环境问题通过国际贸易、发展援助等方式转移给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较发达国家严重,主要以森林退化、荒漠化等生态破坏问题为主。 活动三:议一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发达国家因强大的“经济活动”产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目前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比较严重,其原因是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发展中国家限于经济技术水平,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等。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表现 过度消耗资源带来的环境影响 掠夺式开发带来的生态破坏,以及快速工业化导致的环境污染 原因 发达国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较低,却消耗了世界大多数的自然资源,人均自然资源消耗量及污染物排放量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多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人口增长却很快 环境承受着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双重压力 ③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也使得目前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更加严峻 Part 2 主要环境问题 一、资源短缺 概念:由于人类长期大规模开采与破坏,地球上某些自然资源数量锐减、质量下降,人均拥有的资源量大幅度减少,以致难以满足和保障人类对资源的需求。 表现:水资源短缺,土地资源短缺,森林资源短缺等。 活动一:想一想,人类对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的破坏主要有哪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