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80155

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 古籍记载中的化学(解析版)

日期:2025-05-15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6次 大小:96332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化学,2025年,中考,二轮,复习,古籍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古籍记载中的化学 1. 物质的成分与性质 (1)石油:《汉书》记载“高奴县有洧水可燃”,“洧水”指石油,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梦溪笔谈》记载 “颇似淳漆,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沾帷幕皆黑”,该化石燃料也是石油。 (2)《淮南万毕术》 “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外化而内不化”; 《黄白第十六》中“曾青涂铁,铁赤如铜”;“曾青”是可溶性铜盐(如CuSO4) (3)合金:《吕氏春秋》中“金(指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合金的硬度 纯金属。 (4)甲烷:《周易》“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此处泽中的火是沼气燃烧产生的,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 (5)《周易参同契》:“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说明 。 (6)硝酸钾:《梦溪笔谈》中黑火药成分“一硫二硝三木炭”,“硝”指硝酸钾。 (7)碱(K2CO ):《本草纲目》描述“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取碱浣衣”,此“碱”为K CO ,溶液呈 性。 (8)《诗经》 “周原膴膴,堇茶如饴。”“饴”指饴糖,饴糖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 (9)“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蚕丝”是 纤维,主要成分是 。 (10)《本草经集注》 “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硝石”主要成分是KNO3,KNO3在肥料中属于 。 (11)《梦溪笔谈》记载:“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磁石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 2. 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 ①《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粉碎石灰石; ②《天工开物》 “每金七厘,造方寸金一千片”:金的 强; ③ “铁杵磨成针”:形状改变; ④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高花未吐,暗香已远”、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分子 ; ⑤“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物理筛选 ⑥《天工开物》记载造纸,打浆、抄纸是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 : ①《天工开物》中“煤饼烧石成灰”,“烧石成灰”是指高温灼烧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变成生石灰(主要成分是CaO)和CO2。 ②《天工开物》“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此处“石灰”是指 。煅烧石灰石可生成生石灰氧化钙与二氧化碳。 ③《石灰吟》中“烈火焚烧若等闲”(CaCO 高温分解为CaO和CO )。 ④《天工开物》中记载:“凡朱砂(主要成分为HgS)、水银(Hg)、银朱(HgS),原同一物。…唯粗次朱砂以升炼水银,而水银又升银朱也。”朱砂(硫化汞)受热分解水银(汞),水银与硫反应生成硫化汞。 ⑤黑火药爆炸是化学变化;“爆竹声中一岁除”(火药爆炸生成SO 等新物质) ⑥《周礼》中“煤饼烧蛎房成灰”,“蜃”为CaO,由CaCO 高温分解生成。 ⑦湿法炼铜:《淮南万毕术》 “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外化而内不化”;《黄白第十六》中“曾青涂铁,铁赤如铜”;《梦溪笔谈》“熬胆矾铁釜,久之易化为铜”;“曾青”是可溶性铜盐(如CuSO ),与铁反应置换出铜。 ⑧《汉书·食货志》“用粗二斛,曲一斛,得成酒六斛六斗”,粗米得到酒发生了 。 ⑨《梦溪笔谈》 “燃之如麻,但烟甚浓”,石油的 燃烧。 ⑩《天工开物》描述了炼锡场景:“丛架木炭亦数百斤,鼓鞘(鞘指空气)熔化”。“鼓鞘”能使木炭充分燃烧的原因是提供了 。 3.实验操作 (1)蒸馏:《本草纲目》记载烧酒制法“蒸令气上”,通过 分离乙醇和水。 (2)过滤:①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绞取汁”,涉及 (渍)和 (绞)操作。 ②《天工开物》中记载了用竹子造纸的过程,“捞纸”相当于过滤操作。 ③《天工开物》中记载“淘洗铁砂”,“淘洗”相当于过滤操作。 (3)《开宝本草》记载了KNO3的制取过程:“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 其中涉及的实验操作有:溶解、蒸发、结晶。 4. 燃烧和灭火 (1)《辍耕录》记载“杭人燃烧松木前,将其削成薄纸片状。”削成薄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