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五下第五单元《刷子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材分析 《刷子李》是习作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习作要求是“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本文通过曹小三跟随师傅刷子李去刷墙这个典型事例,抓住刷子李的动作、外貌、语言,以及曹小三的举止和心理活动,表现了刷子李高超的刷墙技艺。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能通过初读扫清文字障碍,读懂课文内容,同时已经学习过“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特点”“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等方法。本课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写人的方法,即:引导学生抓住描写曹小三举止和心理变化的句子,梳理曹小三的心理变化过程,体会故事情节的一波三折,感受刷子李技艺的高超,从而学习侧面描写的方法。通过本课时方法的归纳与梳理,迁移与运用,为单元习作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认“蘸浆”“包袱”“师傅”等词语,会写“浆”“袱”等生字。 2.学生能抓住曹小三的所见所闻,梳理其心理变化,体会侧面描写突出人物特点的方法。 3.归纳方法,迁移运用,能试着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写一写身边某一同学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抓住曹小三的所见所闻,梳理其心理变化,体会侧面描写突出人物特点的方法。 2.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试着从周围人的所见所闻所想写一写身边在某方面很擅长的一位同学。 教学过程 (一)单元回顾,导入新课 1.同学们,本单元我们紧扣语文要素“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以形形色色的人为主题开展“小折页,绘众生”人物折页设计大赛,在赏书中众生之相这一板块中,我们通过动作描写认识了机灵的小嘎子,借助外貌描写了解了结实健壮的祥子,还抓住了动作描写体会到严监生的吝啬。 2.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这一板块去认识冯骥才笔下的一位奇人,齐读课题。板书【刷子李】 (1)读了课题,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追问:每一个姓李的粉刷匠都能被称为刷子李吗?顺势引出“泥人张”“风筝魏”。 小结:同学们,这种用特长加姓的形式是清代末年天津人对民间手艺人的尊称,只有行业里最顶尖的人才能得到这样的称号。 【设计意图】导入环节紧扣单元统整理念,通过回顾人物描写方法和人物特点,快速引入文本,借课题提问激发探究欲,引入称号文化拓宽视野,衔接新旧知识并激发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那么这个刷子李到底“奇”在何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老师在课前梳理了你们的预学单,从大家的预学反馈中发现这些生字词是比较难读的,谁来读一读: 1.出示生字词,交流反馈 (1)重点交流生字“浆”的读音,出示字典释义,引导“据义定音”。 (2)出示“单坐着”“愣说不信”等天津方言并认读体会。 2.那么刷子李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印象呢?板书【奇】 3.梳理文章结构,围绕刷子李的“奇”可以分为哪两部分? 第一部分(1-2):直接写出了“刷子李”技艺高超; 第二部分(3-11):以曹小三的视角叙述了他跟师傅外出干活的所见所闻。 小结:这也是这篇课文和前面几篇课文的不同之处,它用了大量的笔墨通过曹小三的视角来表现刷子李的“奇”。 【设计意图】通过预学单反馈聚焦难读字词,结合方言朗读感受地域文化特色,夯实语言基础;以“奇”字为核心问题引领学生整体感知,并借助预学单梳理文脉,既训练概括能力,又点明“曹小三视角”这一独特叙事手法,为后文体会侧面描写作用埋下伏笔,实现从字词到篇章的认知递进。 (三)深入研读,探究人物 ★独立学 学习提示一:默读课文,用“____”画出曹小三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说说你从哪里感受到了刷子李的“奇”。 学生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