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一年级下册《动物儿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材分析 《动物儿歌》是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识字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在一、二年级六个识字单元中,它处于第四个识字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承担的是“认识形声字及其构字规律”的学习任务。 《动物儿歌》运用学生熟悉的小动物名称及其生活习性带出生字。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中,除了会意字“食”、象形字“网”,其他都是形声字,6种小动物的名字都是虫字旁,这可以让学生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有效识记生字。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课文插图和生活经验,认识“蜻、蜓”等13个生字;会写“造、运”,认识形声字的构字特点并运用这一特点识字。 2.通过师生合作读、同桌合作读等方式,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3.圈画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教学重难点 借助汉语拼音、课文插图和生活经验,认识“蜻、蜓”等13个生字;会写“造、运”,认识形声字的构字特点,并运用这一特点识字。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 1.汉字找茬:从许多相似的字中找出与众不同的一个字,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介绍老师姓氏“蒉”,复习识字方法“借助偏旁”。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你们已经学习了这么多识字方法了,真了不起。今天我们还要继续探秘识字王国,争当小小探秘家,前往《动物儿歌》《古对今》《操场上》《人之初》这四站,看看还能学到哪些识字好方法。 1. 出示评价 要想畅游识字王国,学习小伙伴还有一个小提醒,请听。让我们赶快打开大门去探秘吧! 课文读正确 识字有方法 课文读明白 生字我会写 2.揭示课题 请生读课题:《动物儿歌》 相机正音:物 指导新偏旁:牛字旁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承接课前游戏和谈话,以“畅游识字王国”这一情境导入本单元。借助四个识字王国畅游手册上的四个评价维度助推学生开启本课学习,顺势揭示课题,随文识字“物”以及“物”这个生字包含的新偏旁“牛字旁”。 二、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并独立圈画 2.指名学生把儿歌读正确 (1)评价中相机正音:后鼻音“藏、粮、房、网”、翘舌音“捉、食” (2)齐读课文 (3)奖励识字王国畅游手册的第一颗五角星:课文读正确 3.交流反馈小动物的名字,出示课堂作业本,带拼音认读,学习形声字造字规律。 (1)同桌互读 (2)发现规律:都有虫字旁 (3)出示青、廷、马、义。 重点讲解“青———蜻”。 生字变魔术,加上虫字旁,引导学生发现:“蜻”的“虫字旁”表示意思,“青”表示读音。 小结:这样的字就叫形声字。 (4)玩识字大转盘 搭档合作,转动转盘认认形声字 (5)利用形声字规律,拓展形声字相关词语。(蚊子、蜈蚣、小虾) 4.奖励识字王国畅游手册的第二颗五角星:识字有方法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围绕“形声字构字规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主要学习形声字的构字规律,首先借助课堂作业本发现“虫字旁”形旁表义,接着对比“青———蜻”发现声旁表音,归纳小结这样的字就叫形声字。再借助识字大转盘这一具体化的工具,合作中巩固形声字造字规律,最后拓展形声字相关词语。 三、学习儿歌,随文识字 1.【扶学】:蜻蜓半空展翅飞,蝴蝶花间捉迷藏。 (1)发现结构 学生交流这两句小动物的本领和活动地点,引导发现:它们都是在说“谁+在哪里+干什么” (2)随文识字 做动作、看插图理解展翅飞 联系生活、展开想象理解捉迷藏 随文识字:“捉、迷、藏”,引导发现它们都能用形声字造字规律来认读。 相机正音、指导朗读:捉迷藏,从翘舌音到平舌音,有变化。 (3)小结学法:做动作、看插图、会想象 2.【合学】蚯蚓土里造宫殿,蚂蚁地上运食粮。蝌蚪池中游得欢,蜘蛛房前结网忙。 学生反馈: (1)借助动作、联系生活学习“蚯蚓土里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