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80529

18威尼斯的小艇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0次 大小:4283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威尼斯,小艇,教学设计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下18《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课文解析】 关注内容:课文围绕威尼斯这座城市的独有标志———小艇,介绍了小艇独特的外形、乘船的感受、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及小艇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各部分内容衔接紧密,从不同的角度突出了小艇对威尼斯的重要性,并把水上名城的风光韵味十足地表现了出来。 关注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课文一方面描写了小艇在水面上灵活穿行的样子,白天人们乘坐小艇出行的情景及半夜戏院散场后小艇散去的场面,这些动态描写表现出了威尼斯的动态美和活力;另一方面描写了水城沉沉睡去后的寂静,表现出了威尼斯的静态美。教学时要抓住这些内容,引导学生体会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威尼斯的风土人情,激发学生了解世界的兴趣。 语言运用:领悟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和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方法。 思维能力:学习课文内容,受到威尼斯独特地理风貌及课文语言美的感染,受到热爱大自然与热爱生活的教育。 审美创造:感受大自然的美,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说出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并体会文中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 2.比较课文和“阅读链接”,了解它们在表达方法上的相似之处。 【教学过程】 一.单元介绍 导入新课 外出旅行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不仅可以开阔眼界,更能换一种心情。本单元,我们将跟随课本游世界,了解许多的世界文化遗产,我们将会去意大利的古城威尼斯,看看那里的独特风光———小艇;畅游牧场之国荷兰,感受那里的悠闲和宁静;去罗马看金字塔的奇观,把我们了解的世界遗产做分享交流。 二.初读感知,梳理内容 第一站,我们先来到威尼斯。 1.播放威尼斯微视频,学生初步感受水城与小艇。 教师同步解说:威尼斯在意大利,是一座闻名世界的水城,是全世界唯一没有汽车的城市,小艇穿梭于城市的水道中。它有118个小岛,177条大小河道和401座各式各样的桥把城市的各部连在一起,别名桥城。198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早在170多年前,美国著名作家马克 吐温就来到这里,看到这一奇观,写下了《威尼斯的小艇》这篇文章。介绍作者:马克·吐温:美国作家、演说家,“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一生写了大量作品,题材涉及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方面。代表作品:小说《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揭题,注意“艇”的写法 3.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检查字词:威尼斯 小艇 新月 船艄 翘起 祷告 雇主 哗笑 保姆 借机理解:船艄 翘起 新月 祷告 多音字:“哗”是一个多音字,在哗笑这个词中读“huá”。它还读“huā”,比如哗哗地流水声。 师点拨:读二声的时候意思是喧哗、喧闹,读一声时是形容撞击、水流等的声音。读一读下面这几个句子,注意把“哗”字的读音读准确。 4.思考,课文围绕哪句话写的?每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什么? 围绕: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来写的。 第2自然段:小艇的独特外形 第3自然段:乘坐小艇的感受 第4自然段: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第5、6自然段:小艇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联系 三.走近小艇 观察特点 1.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说说这段内容写出了小艇的哪些特点。 预设交流: 外形: 长、窄、深,两头翘起 行动:轻快灵活 2.马克吐温是怎样把小艇的特点写得既清楚又生动的?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体会 出示:“小艇又窄又深,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师小结:大多数人没有真正见过威尼斯的小艇,课文用人们熟悉的事物作比,能拉近小艇与读者的距离,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小艇的特点。 追问:威尼斯的小艇为什么能够行动得如此灵活轻快呢? 预设: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