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1950年12月24日,长津湖战役取得胜利。下列还原场景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长津湖湖水结冰 B.棉布裁制成单衣 C.战场上烈火熊熊 D.铅笔书写绝笔信 2.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定于2025年11月9日至21日在广东、香港、澳门举行。“绿色、共享、开放、廉洁”是本届全运会的办赛理念。下列做法不能体现“绿色”理念的是( ) A.推行无纸化办公 B.大量使用可循环利用物品 C.燃放烟花爆竹 D.使用新能源客车 3.下列是探究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二氧化锰作用的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4.在战争时代,地下工作者常用米汤写字再晾干来送情报,得到情报后再喷上碘水,即可获取信息。其实是利用淀粉遇碘变蓝的性质。实验表明,无论是固体碘还是碘蒸气,均能使淀粉变蓝。这一现象说明( ) A.同种分子质量相等 B.同种分子体积相等 C.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同种分子运动速度相同 大国重器彰显中国实力,化学助力科技成果转化运用。完成下面5~6小题。 5.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的推进剂选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3N2+4X+2CO2,则X的化学式为( ) A.NH3 B.H2O C.O2 D.NO2 6.歼 20是高态势感知、高机动性的隐形战斗机。其中隐身材料的合成原料之一为间苯二胺(C6H8N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间苯二胺由16个原子构成 B.间苯二胺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C.间苯二胺是由碳、氢、氮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D.间苯二胺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9?1 7.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烧酒”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结合上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酒精的沸点比水低 B.该方法比过滤净化程度高 C.该方法与蒸馏原理相似 D.“蒸令气上”发生化学变化 8.近代科学家利用铁的氧化物捕捉CO2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INCLUDEPICTURE"25QHJJ-69.tif" INCLUDEPICTURE "D:\\25秋\\9化HJ\\25QHJJ-69.tif" \* MERGEFORMATINET A.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FeO B.若A为黑色固体,则A为铁粉 C.该流程可以缓解温室效应加剧 D.该流程涉及分解反应 9.鉴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鉴别的物质 鉴别的方法 A CO和H2 分别点燃,检验产物是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 CO2和N2 伸入燃着的木条,观察木条是否熄灭 C 黄铜和金 在空气中灼烧,观察是否变暗 D 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加二氧化锰,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10.同学们对同一封闭容器中两支燃着的高低不同的蜡烛,哪支会先熄灭产生了好奇,于是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密闭容器内高处和低处各放置一个氧气浓度传感器,所得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INCLUDEPICTURE"25QHJJ-70.tif" INCLUDEPICTURE "D:\\25秋\\9化HJ\\25QHJJ-70.tif" \* MERGEFORMATINET A.容器内高的蜡烛先熄灭,矮的蜡烛后熄灭 B.蜡烛燃烧后,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约为84% C.物质燃烧时氧气必须达到一定浓度 D.该实验说明,火灾发生时“要往低处逃生”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70分。 INCLUDEPICTURE"25QHJJ-71.tif" INCLUDEPICTURE "D:\\25秋\\9化HJ\\25QHJJ-71.tif" \* MERGEFORMATINET 11.(12分)“围炉煮茶”成为当下流行的休闲方式。《茶经》记载“茶有九难:一曰造……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八曰煮,九曰饮”。巽主风,离主火,坎主水,风能兴火,火能熟水。 (1)器:用于煮茶的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