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298183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9课《古诗四首》之《过零丁洋》同步练习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1次 大小:7065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 cover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9课 《古诗四首》之《过零丁洋》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找出并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 (1)身世浮沉雨打苹 _____改为_____ 答案:苹|萍 (2)留取丹心照汉青 _____改为_____ 答案:汉|汗 解析:分析:“苹”常组词:苹果,“萍”常组词:浮萍、萍水相逢。“汉”常组词:汉族;“汗”常组词:出汗、汗颜。 点评:本题考查改正错别字,即字形,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含义,注意比较和区别形近字和同音字,平时应多读、多记。 2.用“/”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 (1)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答案: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2)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答案: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解析:分析:反复诵读,理解句意,根据语感、内容或结构划分节奏。注意不要把表示完整语意的词语断开。 点评:本题考查给诗句断句。常规的情况五言为二三,七言为四三。经典模式是五言诗为二二一,七言诗为二二二一。五言为二一二,七言诗为二二一二,也比较常见。 3.根据要求用原文填空。 (1)根据作者从仕之后艰难历程的四个字是_____ 。 答案:辛苦遭逢 (2)形象鲜明地描画国家的灾难和个人困厄的两个短语是 _____和 _____。 答案:风飘絮 |雨打萍 (3)《过零丁洋》中,语意双关的“天然妙对”是:_____,_____。 答案: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4)《过零丁洋》诗中表达诗人的民族气节和舍身取义的生死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 答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解析:分析:学习诗歌,要达到理解、背诵、默写课文的要求。多记忆,多积累。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并默写诗句。一要理解句意,二要熟读背诵,三要准确书写。 4.给加线字注音。 干戈寥落_____ 惶恐_____ 干戈_____ 飘絮_____ 答案:liáo|huáng|gē|xù 解析:分析:注意“戈”的声调是一声;“絮”的拼音书写,j、q、x后ü两点省略。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常用汉字的认读和拼音的正确书写,平时应多读、多记,注意比较和区别形近字和多音字。 5.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皇恐____ 汉青____ 零仃____ 聊落___ 答案:皇→惶|汉→汗|仃→丁|聊→寥 解析:分析:注意区分“惶恐”和“张皇失措”;“汉族”和“汗青”;“零丁”和“伶仃”;“无聊”和“寥落”。 点评:本题考查改正错别字,即字形,正确理解词语含义,注意比较和区别形近字和同音字,平时应多读、多记。 6.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1)干戈寥落四周星 干戈:_____ 答案:泛指兵器,这里指战争 (2)留取丹心照汗青 汗青:_____ 答案:指史册 解析:分析:熟读诗歌,理解诗句,关注注释,理解记忆。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中词语含义。结合背景和主题,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7.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 (1)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答案:对偶 比喻 (2)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答案:对偶 双关 解析:分析:(1)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运用对偶。“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用了比喻的修辞,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2)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运用对偶。“惶恐”和“零丁”有双层含义,一指地名,二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常用修辞方法,记住常见的修辞方法的种类,熟悉其特点和表达作用。 8.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表达情感上作简要分析。 _____ 答案: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 , 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