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298259

生物(人教版)必修二: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同步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9次 大小:169101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生物,练习,同步,遗传物质,要的,3.1DNA
  • cover
自我小测 一、选择题 1.作为遗传物质的DNA与蛋白质的根本区别在于(  ) ①能精确地复制自己 ②相对分子质量大 ③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决定因素 ④具有储存、传递、表达遗传信息的能力 ⑤结构稳定,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且这种变化可遗传给后代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2.在细胞水平上研究生物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发现,在生物的传宗接代过程中,数量始终保持稳定的是(  ) A.细胞核 B.染色体 C.DNA D.蛋白质 3.我国学者童第周等从蝾螈(有尾两栖类)内脏中提取DNA注入金鱼的受精卵中,结果约有1%的小金鱼在嘴后长有一根有尾两栖类的棒状平衡器,这个实验证明DNA(  ) A.分子结构相对稳定 B.能够自我复制 C.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D.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4.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0%,沉淀物的放射性占90%。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  ) A.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 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 C.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D.32P标记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5.下图表示同位素32P、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的DNA和蛋白质(氨基酸),然后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侵染后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含有的元素(仅考虑P和S)应分别是(  ) A.31P、32P;32S B.31P、32P;35S C.31P、32P;32S、35S D.32P、32S;35S 6.科学家从烟草花叶病毒(TMV)中分离出a、b两个不同品系,它们感染植物产生的病斑形态不同。下列4组实验(见下表)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实验编号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 病斑类型 病斑中分离出的病毒类型 ① a型TMV→感染植物 a型 a型 ② b型TMV→感染植物 b型 b型 ③ 组合病毒(a型TMV的蛋白质+b型TMV的RNA)→感染植物 b型 a型 ④ 组合病毒(b型TMV的蛋白质+a型TMV的RNA)→感染植物 a型 a型 A.实验① B.实验② C.实验③ D.实验④ 7.(原创)将噬菌体的核酸、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分别水解,得到的产物依次是(  ) A.4种碱基、5种碱基 B.1种五碳糖、2种五碳糖 C.4种碱基、2种五碳糖 D.4种脱氧核苷酸、4种脱氧核苷酸 二、非选择题 8.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研究了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下图为肺炎双球菌转化的细胞形态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是在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其目的是证明转化因子的化学成分是_____。 (2)为验证实验①的正确性,如何设计实验②?_____。 (3)上述实验还不能说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如何进一步实验?_____。 (4)预测结果及相应结论: ①_____; ②_____。 9.下图中,烟草花叶病毒(TMV)与车前草病毒(HRV)的结构如A、B,侵染作物叶片的症状如C、D。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E去侵染叶片F时,在叶片F上所患病的症状与____相同。 (2)F上的病毒,蛋白质外壳是以_____为模板,以_____(细胞器)为场所合成的。所需的氨基酸、酶和ATP均来自_____。 (3)子代病毒的各项特性都是由_____决定的。 (4)本实验证明_____。 参考答案 1.解析:作为遗传物质,DNA具备下列条件:能准确地复制自己,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能够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和新陈代谢过程;具有储存、传递、表达遗传信息的能力;结构比较稳定,但又能发生突变,而且突变后还能继续复制,并遗传给后代。这些特点是蛋白质不具备的,因此蛋白质不能充当遗传物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不能作为遗传物质的充分条件,也不是DNA和蛋白质的根本区别。 答案:D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