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中学教育集团化学科适应性评价 本试卷所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a:23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 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变化。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利用膜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 B. 煤焦化得到焦炭、煤焦油 C. 用石墨为原料制取金刚石 D. 澄清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 2. 下列关于合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合金具有金属特性;②合金一定是混合物;③合金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④合金中一定不含有非金属;⑤合金属于金属材料;⑥钢是铁合金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⑤⑥ 3. 硝酸钾和氯化钠在农业、化工、食品加工、医药和其他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硝酸钾和氯化钠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t1℃时,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相等 B. t2℃时,60gKNO3溶于10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37.5% C. 硝酸钾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可用冷却结晶的方法提纯硝酸钾 D.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由t1℃升高到t2℃时,溶质质量分数KNO3>NaCl 4. 我国科学家首次突破以二氧化碳为原料获得淀粉的人工合成工艺技术。其中关键一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不列有关上述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涉及 3种氧化物 B. 反应前后各类原子的数目不变 C. 反应有利于“低碳”目标的落实 D. 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分子数目比为 5. 布洛芬 是种常见的退烧药,下列有关布洛芬说法正确的是 A. 布洛芬中含有33个原子 B. 布洛芬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g C. 布洛芬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布洛芬中 元素的质量比为 6. 柠檬酸(C6H8O7)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出来H+,从而呈现酸性,主要用于香料或作为饮料的酸化剂。下列物质不能与柠檬酸反应的是 A 镁条 B. 氧化铜 C. 二氧化硫 D. 氢氧化钙 7. 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下列对核心素养中的有关内容认识不正确的是 A. 化学观念: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 B. 科学思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东风能为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 C. 科学探究与实践:分别通入二氧化碳,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 D. 科学态度与责任:实现碳中和,严禁使用化石燃料,积极研发绿色能源 8. 实验小组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并用传感器测定反应过程中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为氢氧化钠溶液 B. 点溶液中的溶质只有 C. 所示溶液中的的质量不断增加 D 能证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9. 除去杂质是混合物分离和提纯的重要手段。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 除去CaO中少量的: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 B. 除去中的:通过加热的CuO粉末,收集气体 C. 除去NaCl中的少量的:加入适量的溶液,过滤 D. 除去溶液中少量的:加入足量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10. 在pH=1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B. C. 、 D. 二、非选择题 [基础实验与跨学科实践] 11. 实验室制取及性质检验 (1)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应选择图1中的发生装置_____(填字母),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制取氧气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原因_____。 (4)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之一_____。 (5)甲同学用上述气体做了以下实验 操作 现象 结论 硫燃烧时,_____(填字母),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a.产生大量白烟 b.生成黑色固体 c.发出蓝紫色火焰 具有氧化性 集气瓶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 (6)制作氧自救呼吸器 查阅资料:超氧化钾为黄色固体,可分别与反应生成和白色固体,产氧效率高,适合作生氧剂。 原理分析:,,则X的化学式为_____。 (7)动手实践:设计并制作氧自救呼吸器、如图2所示。使用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生氧剂由_____(填颜色变化)时,则基本失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