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83829

4.2.2 消化和吸收 课件(共29张PPT+内嵌视频1段)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5-21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790978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4.2.2,视频,七年级,2024,人教,1段
  • cover
(课件网) 4.2.2 消化和吸收 复习导入 主要能源物质 备用能源物质 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提供能量 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 缺钙: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供能物质 非供能物质 糖类 脂肪 蛋白质 水 无机盐 维生素 膳食纤维 缺磷:厌食、肌无力、骨痛 缺铁:缺铁性贫血 缺碘:地方性甲状腺肿 缺锌:生长发育不良 缺维生素A:夜盲症、干眼症 缺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 缺维生素B9:巨幼红细胞贫血 缺维生素C:坏血病、骨质疏松症 缺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这些营养物质怎样才能进入人体细胞呢 激趣导入 1 想一想: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直接就能变成你身体的物质吗?比如,你吃一块肉,这块肉能不能直接长到你身上?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怎样才能进入人体细胞呢 大分子有机物 糖类 脂肪 蛋白质 小分子物质 水 无机盐 维生素 需消化后被吸收 无需消化即可直接吸收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怎样才能进入人体细胞呢? 消化 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作消化。 大分子 小分子 物理消化: 没有新物质产生 化学消化: 有新物质产生 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 1 食物的消化 ﹡消化系统的组成 口腔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 唾液腺 肝 胃腺 胰 肠腺 咽 各种消化腺又有什么作用呢 食物在消化道的不同部位分别发生怎样的变化 1 食物的消化 口腔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 咽 消化道 牙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 食物的通路。 能蠕动,将食物推入胃中。 蠕动搅磨食物,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 通过蠕动,促进消化,吸收营养物质,并将剩余物推入大肠。 通过蠕动,将食物残渣推向肛门。 排出粪便。 消化腺 唾液腺 肝 胃腺 胰脏 肠腺 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 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不含有消化酶,但是能乳化胆汁。 分泌胃液,含有盐酸和蛋白酶。 分泌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 分泌肠液,含有多种消化酶。 唾液腺 胃腺 肝脏 胰腺 肠腺 消化道外消化腺 消化道内消化腺 区分消化腺、消化液和消化酶 消化腺 分泌 消化液 内含 消化酶 唾液腺 唾液 唾液淀粉酶 胃腺 胃液 蛋白酶 肝脏 胆汁 不含消化酶,但能乳化脂肪 胰腺 胰液 含有消化淀粉、蛋白质、脂肪的酶 肠腺 肠液 含有消化淀粉、蛋白质、脂肪的酶 1 食物的消化 ﹡食物消化的过程 第一站:口腔 思 考 取一块无糖馒头放在嘴里细细咀嚼,你会慢慢地能感觉到甜味。但是馒头中的淀粉本身是没有甜味的,那你为什么会感觉到甜味呢?这些变化与哪些结构或物质有关呢? 唾液腺 舌 牙 分泌唾液,通过导管流入口腔 搅拌,将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 将食物切断、磨碎 1 食物的消化 实验·探究:口腔对馒头(或米饭)的消化作用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馒头变甜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都有关系吗? 馒头变甜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都有关系。 ①实验的变量是什么?需要设置几组对照实验? ②怎样检测淀粉有没有被消化? ③怎样模拟口腔环境? 两者是相互配合作用的。因此看做一个整体,即是一个变量。 变量1 变量2 制定计划 碘液 淀粉遇碘变成蓝色 牙的咀嚼———馒头碎屑 舌的搅拌———玻璃棒搅拌 唾液———提取唾液 口腔温度———37℃ 2组 1 食物的消化 实验·探究:口腔对馒头(或米饭)的消化作用 制定计划 ①处理馒头 ②制备唾液 ③设置对照 ④水浴加热 ⑤滴加碘液 P80“参考案例 A B C 甲 乙 丙 馒头碎屑 馒头碎屑 馒头小块 2毫升唾液 2毫升清水 2毫升唾液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37℃,5-10分钟) 1 食物的消化 实施计划 甲 乙 丙 不变蓝 变蓝 部分变蓝 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 馒头变甜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都有关系。 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 实验·探究:口腔对馒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