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8481

3.14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 一课一练(解析版)(北师大版七上)

日期:2025-10-2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9次 大小:802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3.14,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措施,一课
  • cover
提技能·一课一练 一、选择题 1.秦统一后,为维护皇权,巩固统治,加强了对官员的监督管理。其中,中央分管监察百官的是(  ) A.博士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秦朝统一六国之后,为加强封建统治,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 2.历史证明:秦朝尽管存在的时间短暂,但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统治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分封制,这种结构在长达2 000多年的封建历史长河里不断加强。“这种结构”指(  ) A.丞相制度 B.郡县制度 C.世袭制度 D.皇帝制度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阅读题干提取关键信息“秦朝”“取代了周朝的分封制”,以此辨析备选项,符合题意的是B。A、C、D都与秦朝有关,但都与“取代了周朝的分封制”无关。 3.秦朝建立后,针对“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状况,秦始皇下令实行的政策是(  ) A.统一文字 B.统一度量衡 C.统一货币 D.焚书坑儒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A、B、C、D都是秦始皇采取的措施,但分析材料中的关键词“文字异形”可知,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是统一文字。 4.秦灭六国后,统一了度量衡。右图是秦朝测量重量的工具之一“秦权”,它上面文字的字体是(  ) A.大篆 B.小篆 C.楷书 D.行书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和应用能力。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后,把小篆作为全国标准文字,废除原来六国的文字。故正确答案为B。 5.(2013·重庆中考)秦朝一位盐商,要到外地去购进一批食盐。这位商人携带的货币应该是(  )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辨析能力。解答本题应明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秦朝”“货币”。秦灭六国以后,秦始皇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故A正确。B、C、D货币是战国时期各国使用的。 6.秦始皇虽然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但也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他为了巩固秦朝的统治,实行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不包括(  ) A.分封制 B.中央集权制 C.郡县制 D.皇帝制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为加强封建统治,秦始皇建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分封制是西周采取的巩固统治的措施,故选A。 7.“臣请史官,非秦记(秦国的史书)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掌握),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语《诗》《书》者弃市(处死刑),以古非今者族(灭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以上记述的史实发生于(  ) A.秦朝 B.汉朝 C.商朝 D.夏朝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结合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推断,其反映的是发生在秦朝的焚书坑儒。 8.秦朝修建的长城已浓缩为一种厚实的文化积淀,以永恒的苍凉和悲壮,永远留在华夏文明的史册里。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 A.临洮—咸阳 B.临洮—辽东 C.陇西—辽东 D.临洮—函谷关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秦朝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蜿蜒万余里。 9.对下列两幅图片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A.春秋争霸  B.战国争雄  C.百家争鸣  D.秦的统一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题图反映的内容分别是秦朝统一文字和统一货币,比较各选项,D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以下是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巡幸各地遇到的麻烦。 麻烦一:秦始皇车队进了以前韩国地界,路上行驶很慢,还发生了堵车现象。 (1)你认为造成上述堵车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为解决这个问题,秦始皇采取什么措施 麻烦二:到了原吴国的溧阳,秦始皇一行进城就傻了眼了,不仅话难听懂,就是写的字也不认识。 (2)根据秦的规定,你认为统一文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