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文化 (7-9课) 马克思主义哲学 (2-6课) 辩证唯物论(第2课)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第4课) 唯物辩证法(第3课) 哲学 (1-6课) 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忘本来(第7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有益成果———吸收外来(第8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面向未来(第9课) 哲学基本理论(什么是哲学)(第1课) 辩证唯物主义 (2-4课)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5-6课) 社会历史观(第5课) 人生观、价值观(第6课) 哲学与文化 《哲学与文化》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1.1 1、哲学的本义和产生 2、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3、世界观的含义 4、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5、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区别和联系 6、具体科学与哲学的区别和联系 结合书本p2-p7,自主预习以下内容 01 哲学的起源 【本义】Philosophy: 源自希腊的西方学术名词翻译。 Philo + sophia = Philosophy 爱 + 智慧 =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马克思 并不是所有的哲学都是正确的,哲学有正确和错误、科学和非科学之分 1.哲学的本义 哲学(philosophy)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它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注意:哲学≠智慧,而是追求智慧。 生活处处有哲学 在选科之前,同学们要剖析自己,了解自身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到兴趣爱好、自身特质、成绩排名、学校各学科综合实力、未来专业选择意向等各种因素确定科目组合。 一切从实际出发(辩证唯物论) 揠苗助长/拔苗助长:原意指把苗拔起来,帮助其成长。 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最后事与愿违。 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辩证唯物论) 【再微小的努力,乘以365天都会变得不凡】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成功、胜利、圆梦的质变往往藏在日日夜夜的努力中。 量变质变规律(唯物辩证法)P34 思考:以上生活场景中体现的哲学智慧是生来就有的吗? 是我们头脑中凭空产生的吗?如果不是,哲学智慧从哪里来? 这些智慧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 (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改造世界) 注意:人类的实践活动不能“自发”地产生哲学 哲学上的世界 物质/客观世界 精神/主观世界 思维、意识、观念 自然界 人类社会 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 人类从事的两项基本活动 2.哲学智慧从何而来(哲学的产生) 柏拉图说:“除了惊奇之外,哲学没有别的开端。” 亚里士多德说:“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他们先是惊异于种种迷惑的现象,逐渐积累一点一滴的解释,对一些较重大的问题,例如日月与星的运行以及宇宙之创生,作成说明。一个有迷惑与惊异的人,每自惭愚蠢……他们探索哲理只是为想脱除愚蠢。” 对世界的疑问、好奇与思考 (2)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认识世界) 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世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这些思考会触及这样或那样的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 所有的哲学家都能正确反映所处时代的社会生活吗? 真正的哲学 正确反映 一定时代社会生活 错误或歪曲反映 一定时代社会生活 非科学的哲学 发现真理 制造谬误 时代精神的精华 时代精神的糟粕 从最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层面上 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 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并不是所有的哲学都可以称为“真正的哲学” 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哲学 24240421 3.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1)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 (2)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