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85542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七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章末小结与素养评价课件(38页PPT)+阶段检测含答案(教师用)

日期:2025-05-20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3次 大小:17171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评价,教师,答案,检测,阶段
    阶段验收评价(三)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普勒测出了引力常量 B.牛顿第一定律能通过现代的实验手段直接验证 C.卡文迪什发现地月间的引力满足距离平方反比规律 D.伽利略将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发展了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 解析:选D 卡文迪什测出了引力常量,故A错误;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不能通过现代的实验手段直接验证,故B错误;牛顿发现地月间的引力满足距离平方反比规律,故C错误;伽利略将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发展了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故D正确。 2.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椭圆,因而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随季节变化。若认为冬至这天地球离太阳最近,夏至最远。则下列关于地球在这两天绕太阳公转时速度大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速度是不变的 B.冬至这天地球公转速度大 C.夏至这天地球公转速度大 D.无法确定 解析:选B 冬至这天地球与太阳的连线短,夏至长。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要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则在相等的时间内,冬至时地球运动的路径要比夏至时长,所以冬至时地球运动的速度比夏至时的速度大,故B正确。 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如图所示是其中三颗卫星a、b、c的轨道示意图,a、b、c三颗卫星均绕地球做圆周运动,轨道半径相同,a是地球静止卫星(  ) A.卫星a可以经过北京正上空 B.卫星a运行周期比c卫星的大 C.卫星b的运行速率大于7.9 km/s D.卫星b、c的运行周期均为24小时 解析:选D a是地球静止卫星,静止卫星的轨道平面在赤道平面,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等,为24小时,不可以经过北京正上空,故A错误;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设卫星的质量为m、轨道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有:=mr,解得T=2π,a、b、c三颗卫星的轨道半径相等,则周期相等,都是24小时,故B错误,D正确;7.9 km/s为绕地球运行的最大环绕速度,卫星b的轨道更高,运行速率小于7.9 km/s,故C错误。 4.如果我们能测出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月球的半径R和月球绕地球运转的周期T,就能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称量”月球的质量了。已知引力常量G,用M表示月球的质量。关于月球质量,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M=     B.M= C.M= D.M= 解析:选A 月球表面物体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有=mg,解得M=,故A正确,B错误;因为周期T是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所以不能利用周期T计算月球的质量,故C、D错误。 5.牛顿认为物体落地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这种吸引力可能与天体间(如地球与月球)的引力具有相同的性质,且都满足F∝。已知地月之间的距离r大约是地球半径的60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根据牛顿的猜想,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  ) A.30π B.30π C.120π D.120π 解析:选C 设月球所在高度处重力加速度为g′,由F引=得,在地球表面附近g=,同理在月球所在高度处g′=,由于r=60R,则g′=g,对月球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m′r2,解得T=120π,故C正确。 6.1970年4月24日我国首次成功发射的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目前仍然在椭圆轨道上运行,其轨道近地点高度约为440 km,远地点高度约为2 360 km;1984年4月8日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二号卫星运行在赤道上空35 786 km的地球同步轨道上。设东方红一号在远地点的加速度为a1,东方红二号的加速度为a2,固定在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3,则a1、a2、a3的大小关系为(   ) A.a2>a1>a3 B.a3>a2>a1 C.a3>a1>a2 D.a1>a2>a3 解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