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地理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985887
7.1.1 自然环境-2024-2025学年人教2024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课件(共49张PPT)
日期:2025-05-22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0次
大小:1002862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张
7.1.1
,
自然环境
,
-2024-2025
,
学年
,
人教
,
2024版
(
课件网
) 7.1.1 自然环境 第七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2024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自然环境》(第 1 课时)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学习亚洲的自然环境,重点聚焦亚洲的地理位置、面积、范围和分区,帮助学生建立对亚洲作为世界第一大洲的初步认识。 二、课程目标 运用地图、图像等相关资料,精准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面积、范围和分区,熟知亚洲作为世界第一大洲的地理特征。 深入分析亚洲地理位置对其自然环境的影响,深刻理解地理位置与区域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 借助地图和资料,有效分析亚洲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掌握自然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会运用地图、数据等地理工具,熟练获取、整理和分析地理信息,准确描述和解释亚洲的地理特征。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切实提高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认识亚洲自然环境的多样性,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教学目标 区域认知:能够运用地图和数据,清晰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面积、范围和分区,明确亚洲在世界地理中的重要地位。 综合思维:通过分析亚洲地理位置对气候、地形等自然环境要素的影响,提升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理解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地理实践力:熟练运用地图、数据等地理工具,准确获取、整理和分析亚洲地理信息,在小组合作中锻炼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地协调观:认识到亚洲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亚洲的地理位置、面积、范围和分区,这是认识亚洲自然环境的基础。 教学难点:理解地理位置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需要学生综合多方面知识进行分析。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知识。 探究式学习法:设置探究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取知识,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图片、地图、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课时设计 1 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播放歌曲《亚洲雄风》,同时展示亚洲壮丽的自然风光(如喜马拉雅山脉、长江、贝加尔湖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如长城、泰姬陵、富士山等)的视频。播放结束后提问:“歌曲和视频中展示了哪些亚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从这些景观中,大家对亚洲有怎样的初步印象?” 学生活动:认真观看视频,聆听歌曲,感受亚洲的魅力。积极回答问题,分享自己对亚洲的初步认识,如亚洲有很多高山、大河,有丰富多样的文化等。 设计意图: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亚洲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自然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世界第一大洲”。 (二)新课讲授 亚洲的地理位置 教师活动:展示 “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 图,运用电子白板的标记功能,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提出问题:“亚洲主要位于哪个半球?周围濒临哪几个大洋?经纬度范围大概是多少?” 在学生回答后,进行总结:“亚洲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大致位于 81°N 向南至 11°S、26°E 向东至 170°W 的范围内。” 接着,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进一步了解亚洲经纬度位置的特点及其影响。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地图,积极思考问题,举手回答。阅读教材,获取相关信息,补充和完善对亚洲地理位置的认识,理解亚洲跨纬度广、东西距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达标测试卷A卷(含解析)(2025-05-22)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达标测试卷B卷(含解析)(2025-05-22)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达标测试卷A卷(含解析)(2025-05-22)
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地理试卷(含答案)(2025-05-22)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达标测试卷B卷(含解析)(2025-05-22)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