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86173

第6课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件

日期:2025-05-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1次 大小:554109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6课,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课件
  • cover
(课件网) 1.6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一单元 隋唐时代: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人教2024版 七年级下册历史【精做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1.6 隋唐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清晰阐述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史实,如日本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包括这些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构建起对这一时期中外交流历史进程的清晰认知,提升历史叙事能力。 准确描述隋唐时期与周边国家及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的具体表现,如日本学习唐朝的政治制度进行大化改新,唐朝与新罗贸易往来频繁,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大量输出,同时吸收了天竺的佛教文化、中亚的音乐舞蹈等,培养对历史现象的归纳总结能力。 深入分析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原因,包括隋唐时期强盛的国力、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发达的交通(如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以及文化的先进性等因素,理解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推动了交流的发展,提升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全面评价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对中国和世界文化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认识到它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创新与发展,还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贡献,培养综合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丰富多样的史料教学法,展示隋唐时期的地图(如丝绸之路路线图、遣唐使航线图)、文物图片(如日本正仓院收藏的唐代文物、大雁塔的相关图片)、文献记载(《大唐西域记》《唐会要》中关于中外交流的记载)、绘画作品(如描绘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的绘画)等,引导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如从日本遣唐使船的图片中了解当时的航海技术和交流规模,培养学生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能力,树立论从史出的意识。 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围绕 “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体现了怎样的精神品质”“丝绸之路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等问题进行深入讨论,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在交流与碰撞中拓展思维,提升合作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采用角色扮演、历史故事讲述等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的历史情境,如模拟唐朝长安的国际市场,让学生分别扮演来自不同国家的商人、使者等角色,体验中外交流的场景;讲述鉴真六次东渡、玄奘西行取经的艰辛历程等故事,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加深对历史的记忆和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深切体会隋唐时期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所展现出的大国风范和文化自信,感受中外文化交流的魅力和价值,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欣赏态度,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深刻认识到人类文明是在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中不断发展进步的,各国家和民族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树立开放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识和愿望。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隋唐时期与日本、新罗、天竺等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史实,包括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重要事件及其影响。 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具体表现。 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原因及对中国和世界文化发展的重要影响。 (二)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解读,引导学生形成全面、系统的认识。 正确认识中外文化交流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中国文化对世界产生影响的同时,也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