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88228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2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第2节课时1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件+学案

日期:2025-10-0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3次 大小:67371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发展,课件,综合治理,脆弱区,生态
    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课时1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学习目标:1.了解生态脆弱区的含义,认识其主要的分布特征。(区域认知) 2.掌握分析生态脆弱区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综合思维) 3.理解不同生态脆弱区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措施。(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 生态脆弱区及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                  1.生态脆弱区 (1)概念:指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弱、易于退化且难以恢复的地区。 (2)主要分布:分布在干湿交替、农牧交错、水陆交界、森林边缘、沙漠边缘等地区。 (3)面临的主要问题: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差,土地易退化。主要表现为:土地沙化、石漠化、土壤侵蚀、土壤盐碱化、土壤肥力下降等。 (4)我国的生态脆弱区 特点:面积大、类型多、分布广。 典型地区: 南方喀斯特分布地区:石漠化问题突出。 北方农牧交错带:草场退化,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沙尘源区。 2.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 (1)概况 ①位置特征:位于农区与牧区的过渡地带,也是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 ②现象变化:气候出现冷暖、干湿变化时,就会出现农进牧退或牧进农退的现象。 (2)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自然原因 (3)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人为原因 [微思考] 1.我国生态脆弱区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提示: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南方丘陵区、西南山地区、青藏高原区及东部沿海水陆交接地区。 2.土地退化的危害主要有哪些方面? 提示: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土地生产力下降、粮食减产甚至绝收。 [判一判]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生态脆弱区主要分布在生态交错区。(√) (2)生态脆弱区自然资源缺乏。(?) (3)土壤盐碱化属于土地退化。(√) [纠易错] 1.沙漠化不同于荒漠化。 提示:正确。沙漠化是沙质荒漠化的简称。沙漠化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风力作用,指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人类活动和干旱的气候,原有绿地逐渐演化成类似沙漠景观的过程。 荒漠化是一种土地退化,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包括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等,因此荒漠化并不仅仅出现在我国的西北干旱区,在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也存在。 2.自然环境恶劣导致北方农牧交错带出现土地退化。 提示:错误。我国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严重,有自然原因,即干旱的自然特征和由此导致的脆弱的生态环境。这些区域特征是该区域荒漠化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人类难以改变的。但是,根据历史记录和考古学家研究证明,在自然条件与现在差异不大的历史时期,西北地区的土地退化远没有现在严重,土地退化的发展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要想治理土地退化,首先就要分析人类活动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一户人家的村庄 ……凌晨5时,魏光财家的那头白毛驴准时嘶叫起来,开始了这个村庄一天的生活。除了他和妻子张菊花,这里平时基本看不到第三个人影。自从两年前送走最后一户邻居,东容村六社,这个位于甘肃省民勤县沙漠边缘的小村庄,就只剩下了他这一户人家。 从民勤县最边缘的西渠镇西行13千米,就是魏光财所在的东容村六社,一路上黄沙漫漫,不时扬起沙尘。许多地方连路都被沙子埋没了,即使是最熟悉路况的司机,也很难一下找到这里。 被黄沙掩埋的村庄 1.(区域认知)文中描写的一户人家的村庄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是什么? 提示: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多大风,沙漠广布,属于温带荒漠带。 2.(地理实践力)魏光财一家人在此地进行农业生产耕作时,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提示:主要面临缺水、风沙危害严重等困难。 3.(综合思维)魏光财一家人在此地开荒种田,对此地的生态环境有何影响?为什么? 提示:该地气候干旱,荒漠广布,不适宜农耕活动,因此在此地开荒种田,会破坏生态环境,导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