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城市的辐射功能 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关系。(综合思维) 2.结合资料分析,掌握城市功能分类及特点。(综合思维) 3.分析具体实例,理解城市的辐射功能及其影响。(区域认知) 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1.城市与区域的关系 2.城市功能 (1)含义: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所能发挥的作用,主要有生产、服务、管理、集散、创新等功能。 (2)特点 3.城市的辐射功能 (1)含义:指城市各项功能对其所在区域的综合影响力和发展带动力。 (2)影响因素 4.城市发展与腹地特征的关系 (1)城市的发展往往受腹地经济特征的影响 (2)城市的辐射功能因腹地条件而异 5.城市体系 (1)概念:从空间组织看,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构成具有一定功能和结构的城市体系。 (2)形成:城市之间通过人流、物流、资本流和信息流等,将区域内各种活动和联系围绕城市组织起来,形成分工明确、联系紧密的关联网络。 (3)特点:城市规模越大,交通运输网络越密,联通效率越高,联系强度越大,辐射范围越大,其在区域城市体系中地位越高。 6.大都市 通常情况下,规模较大的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被称为大都市。 [微思考] 为什么说城市是区域的核心? 提示:城市对区域发展起主导作用,是区域的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经济增长中心。 [判一判]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重工业是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轻工业是提供消费资料的部门。(√) (2)腹地农产品丰富,利于发展重工业。(?) (3)距离中心城市近的城镇一定成为中心城市的“卧城”。(?) (4)区域内不同等级的城市分工明确、联系密切。(√) (5)城市辐射范围越大,在区域城市体系中地位越高。(√) [纠易错] 城市的服务功能等同于城市的辐射功能。 提示:错误。有些城市的服务功能比较单一,城市的规模相对较小,辐射功能较小,但这种单一的服务功能的服务范围却有可能非常广,如安徽省黄山市的旅游服务功能突出,可影响到国外,因此城市的服务功能并不等同于城市的辐射功能。 2020年2月28日,为加快实施《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陕西省、山西省、甘肃省近日共同印发《推动〈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联席会议制度》。旨在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下图是关中平原城市群规划范围图。 1.(区域认知)分析关中平原位置的重要性。 提示:地处我国内陆中心,是亚欧大陆桥的重要支点,是我国西部地区面向东中部地区的重要门户。 2.(综合思维)分析西安市成为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的原因。 提示:在关中平原城市群中,西安城市规模最大,交通运输网络最密集,联通效率最高,联系强度最大,辐射范围最广,故成为关中平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3.(综合思维)分析城市发展与其腹地之间的关系。 提示:城市发展通常受腹地经济特征的影响,城市的辐射功能因腹地条件而异。 1.城市辐射功能的主要特点 (1)城市辐射功能的前提条件是区域的对外开放和资源的自由流动。 (2)辐射功能的强弱同城市自身的规模等级高低及城市功能有关。城市的规模越大、等级越高、城市的综合功能越突出,则城市的辐射功能越强。 (3)城市因其辐射功能而获得不断发展的动力。 (4)城市的辐射功能会因城市腹地范围的不断扩大、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不断增强、扩展。 (5)城市的辐射功能主要通过产业、资本、科学技术、人才、信息等经济要素对区域发展产生影响,实现的媒介主要有交通网、信息网、关系网等。 2.影响城市辐射功能的因素 因素 影响 表现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优越,腹地广阔,辐射范围大,发展条件优越,潜力大 优越的地理位置能极大地提高城市等级,扩大辐射范围,如上海市城市规模的变化过程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关系密切 资源因素 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