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989677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2024-2025学年人教2024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同步课件

日期:2025-05-2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9次 大小:422534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人教,同步,教学,历史,上册,七年级
  • cover
(课件网)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人教2024版 七年级上册历史【精做课件】 授课教师:******** 班 级:******** 时 间:******** 第 8 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准确说出夏商周时期在青铜铸造、甲骨文、天文历法、医学等方面的主要科技文化成就,如司母戊鼎的特点、甲骨文的造字方法等。 清晰阐述这些科技文化成就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分析其对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归纳总结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理解夏商周时期科技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联系,提高综合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青铜器、甲骨文等文物图片和实物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从图像资料中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和探究活动,分析夏商周时期科技文化成就的特点和价值,提升学生合作学习、表达观点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培养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行历史推理和论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夏商周时期科技文化的辉煌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体会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探索兴趣。 认识到科技与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热爱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夏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术的发展和代表性青铜器。 甲骨文的发现、特点及历史意义。 夏商周时期天文历法和医学等方面的主要成就。 (二)教学难点 理解青铜铸造技术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 从甲骨文的研究中解读古代社会的历史信息,培养学生的历史解读能力。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史料分析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 分钟) 展示一张司母戊鼎的高清图片,提问学生:“同学们,看到这件气势恢宏的青铜器,你们是否好奇它诞生于哪个时期?在它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科技与文化奥秘?夏商周时期,我国的科技与文化取得了众多辉煌成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历史,探索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二)新课讲授 青铜铸造技术(15 分钟) 发展历程:利用时间轴展示夏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术的发展脉络,讲解夏朝时期是青铜时代的开端,出现了简单的青铜工具和兵器;商朝时期青铜铸造技术达到鼎盛,生产规模大,工艺精湛;西周时期,青铜器的种类更加丰富,造型和纹饰更加多样化。 代表性青铜器:展示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利簋等代表性青铜器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详细介绍它们的造型特点、纹饰寓意和铸造工艺。例如,讲解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其造型庄严雄伟,纹饰精美,通过分析它的制作过程,让学生体会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智慧。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从青铜器的用途、纹饰等方面探讨青铜器所反映的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和文化观念。 青铜文化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青铜铸造技术对夏商周时期社会发展的影响,教师总结青铜文化不仅是当时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还在政治、宗教、礼仪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是夏商周时期文明的重要象征。 甲骨文(15 分钟) 发现与识别:讲述甲骨文的发现故事,如清朝学者王懿荣发现甲骨文的过程,引起学生的兴趣。展示甲骨文的图片和实物资料,介绍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引导学生观察甲骨文的形态,了解甲骨文的发现和识别对于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性。 造字方法:通过具体的甲骨文文字实例,如 “日”“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